佛教裡所說的無覺是指什麼佛教裡的四禪八定是什麼意思?說得通俗易懂一點

2021-03-08 15:55:07 字數 4935 閱讀 2842

1樓:潛川

這個問題其實要想回答好,真的蠻難的,因為牽涉到理論太多也太深奧了。我幫你查了一下佛教大詞典,在《三藏法數》一文中才有這個解釋:

1、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2、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於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這裡面的名詞太多,我們只解釋「覺知之心已亡」,謂之「無覺」,所謂覺知,是把個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此時此刻對個體內部和外部刺激的體驗上, 是一種特殊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即有意識地、不加評價地觀察在身體內部和外部環境中所出現的刺激時產生的全部心理體驗,這是佛法修行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但是到了「無覺」的狀態,意思說要連這樣覺知的方式都要消失掉,才能算是進入「無覺」的境界,顯然這是比覺知更高的境界了。這是禪定達到極高境界(二禪、三禪)的時候必然的結果。

2樓:賞金獵人

在《三藏法數》一文中解釋:

1、謂以空

、無相、無作相應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2、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於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這裡面的名詞太多,我們只解釋「覺知之心已亡」,謂之「無覺」,所謂覺知,是把個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此時此刻對個體內部和外部刺激的體驗上, 是一種特殊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即有意識地、不加評價地觀察在身體內部和外部環境中所出現的刺激時產生的全部心理體驗,這是佛法修行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但是到了「無覺」的狀態,意思說要連這樣覺知的方式都要消失掉,才能算是進入「無覺」的境界,顯然這是比覺知更高的境界了。這是禪定達到極高境界(二禪、三禪)的時候必然的結果。

3樓:楓橋映月夜泊

無覺是指未感知到。

天長地久,人生幾時?先後無覺,從爾有期。  三國 魏 曹植《金瓠哀辭》

使我無覺無知,則草木夭夭,殺斬不知,而何有於他物為?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緒言

佛教裡的四禪八定是什麼意思?說得通俗易懂一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四禪是指: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今次諸戒品而辨四禪者。四禪八定是指四與八並舉者,蓋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

故合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別色界及無色界之禪定,則色界之禪定『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

四禪(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

一、四禪

1、初禪有五支

一覺支 二觀支 三喜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一覺支 初心在緣名為覺。行者依未到地。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覺支

二觀支 細心分別名為觀。行者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觀支

三喜支 欣慶之心名為喜。行者初發禪時。乃有喜生。

但分別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觀心分別。

所舍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得初禪。利益甚多。

如是思惟已。則歡喜無量。故名喜支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為樂。行者發初禪時。乃即有樂。但分別喜動踴心息。則恬然靜慮。受於樂觸怡悅之安快。故名樂支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證禪時。乃即著定。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之散。若受喜樂心。自然與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2、二禪有四支

一內淨支 二喜支 三樂支 四一心支

一內淨支 心無觀覺之渾濁。故名內淨。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淨。故名內淨支也

二喜支 欣慶之心名之為喜。行者初得內淨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內淨之喜。歡喜無量。故名為喜支

三樂支 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喜踴之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於內淨喜中之悅樂。故名為樂支也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停不動。故名為一心支

3、三禪有五支

一舍支 二念支 三慧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一舍支 離喜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欲離二禪時。

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既滅謝。

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則舍二禪之喜。

不生悔心。故名為舍。亦名三禪。

樂初生時。是樂三界第一。能生心著。

心著則禪壞。故須行舍

二念支 念名愛念。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將息則樂得增長。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遍身。若非善巧之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發三禪樂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受樂安快三禪之樂。三禪為最樂。若離三禪。餘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一。澄渟不動。名一心支

4、四禪四支

一不苦不樂支 二舍支 三念支 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樂支 中庸之心。不苦不樂。行者欲離三禪時。種種因緣。訶責於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舍俱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樂也

二舍支 離樂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既得第四禪不動真定。則舍三禪難捨之樂。

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

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定起動念心。若心行舍。

則無動念之乖也

三念清淨支 念者愛念也。行者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德。方便將養令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為念。亦云是四禪中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禪舍俱之定。

舍念將息。則心無所依。泯然凝寂。

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淨木無波湛然而照萬像皆現。

何故此四禪中。獨名不動定也。初禪覺觀動。

二禪喜所動。三禪樂所動。是四禪中先離憂喜。

今復除苦樂。故名真定也。

三界勝定。無復過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

則因此定發真無漏。有漏外道無慧方便。入此定時。

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無想定。

謂為涅盤。是為邪倒。非涅盤也。

從初禪至四禪。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

從四禪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二、八定

1、初禪定法:靜慮,安定身心。

2、二禪定法:清淨,悟空靜定。

3、三禪定法:靜定,身處樂境。

4、四禪定:寂靜,念空靜境界。

5、空無邊處定法,身與天宇融為一體,在無邊處禪定。

6、識無邊處定法,意與虛空同體,在浩翰無邊處禪定。

7、無所有處定法:觀空無所有處禪定。

8、非想非非想處定法:意想寂靜處,意識活動在相對靜止之中。

八定由淺入深,穩定情結,協調形神。捨棄初禪八觸十功德的覺受,才能進入二禪。

二禪是定生喜樂地,定中生起喜樂。捨棄二禪的喜,即進入三禪。三禪是離喜妙樂地。

超越歡喜的微妙快樂。若捨棄一切覺受,才能進入四禪。四禪是舍念清淨地,此時清淨平等,空、樂、明、等一切覺受均無。

擴充套件資料

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捨棄它,那麼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

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慾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

這個心識也會產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

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注:

識與想的區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產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捨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

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

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

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

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恆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並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佛教中煩惱的屬性是什麼,佛教裡的煩惱具體指哪些內容呢

淨空法師 六個根本煩惱,貪 瞋 痴 慢 疑 惡見。這個說法還太多,佛再歸納,歸納成三類貪 瞋 痴,叫三毒煩惱。這三類如果再歸納一個,就是 貪 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流轉六道,生死輪迴,沒完沒了,根本的原因就是貪。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汙。顯明清白。雖然講別相,別相還是原則 還是綱領。前面覺諸世間,眾生...

佛教裡韭菜是葷還是什麼在佛教中韭菜為什麼是第一大葷菜?

五葷 x n 也稱五辛,在佛教中特指五種臭菜 蔥 蒜 韭菜 洋蔥 興渠 薤 xi 又名藠頭或作剃頭 藠,剃,音ji o 其中興渠主要產自印度。據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八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脣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 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

佛教所說的是真是假?也就是說佛教所說的一切,因果報應等等一切,是真是假

金剛經 裡佛說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狂語者。阿彌陀佛 1.業就是理 2.業決定一切 3.也已造不失 4.也未造不遇 這是業的四大鋼,當然是真的.佛法的修行,很科學,很簡單。你先讀誦佛經,然後,按照佛法所說,如實在世間實施,來驗證他。驗證的同時,又有新的發現,再在經中不斷吸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