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
《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
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型別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餘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
「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
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範圍副詞「唯」,構成「唯......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餘欺也。
(不欺餘) (蘇軾《石鐘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
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2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賓語前置的標誌是「之」:
例如:何陋之有?
3樓:一乘之國
常見到的,三種情況:
1、看到句子中有「奚、何、安」之類的疑問代詞,注意它們一般是前置的:「奚(何)以知其然?」;「沛公安在?」...
2、看到句子中有「莫、不、未」之類的句子,一般是否定句,注意其中的代詞賓語一般是前置的:「不之戒」;「莫之或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固定結構:唯...是...——「唯命是從」;「唯馬首是瞻」
何...之...——「何陋之有」;
文言文賓語前置的標誌;各舉例句.
4樓:匿名使用者
a格式:用「之」、「是」作標誌的賓語前置。(主)+賓+是(之)+動例如:
無乃爾是過與→無乃過爾與b: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格式:
否定詞+賓語+動例如:未之有也c: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例:何為其然也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賓語前置一般是有個標誌的。如常見的「之」,它可作為賓語前置的標誌,「何陋之有?」----又有什麼簡陋的呢?。
按照我們理解出來的意思,對句子結構進行復原,該句子就成了————有何陋,這裡的「有」按照我們的理解,是作為謂語的,那謂語過後剩下的不可或缺的就是賓語了,「之」是一個標誌,所以無實意,在復原結構的時候就可省略了。(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就肯定「之」是個標誌了,那是因為句子裡的之翻譯的時候沒有具體意思,所以排除了它作為動詞代詞的可能,只剩下助詞,而助詞是無實意的,當然,我們稱它為賓語前置的標誌,其實是在肯定句子是賓語前置句後的說法,但是既然排除了它的其他可能,就當它是個標誌,反推該句是賓語前置句)
總結出來就是,一般來說賓語前置多有標誌,如「之」,然後理解句子意思後與原句對比,會發現某些句子的本來該充當謂語成分的詞理解出來的順序發生了變化,而該句子,在去掉前置標誌後,進行結構復原,然後按照順序逐字翻譯出的意思是和本意相同的。
進行如下操作:
1 何陋之有?
2 有什麼簡陋的呢?
3 成分對照不齊,去前置標誌,復原該句子
4 有何陋?
5 有什麼簡陋的呢?
6 句子理解符合要求,得出結論,賓語前置
其實在實際判斷的時候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腦筋多轉個彎就明白了,我們說話一般都有謂語的,當你理解句意的時候發現領頭的謂語,也就是動詞跑後面了,一般就可以懷疑是不是賓語前置了,然後在多考慮一下,就能判斷了
我不知道我這樣說你明白不,但是我只能說到這樣了,因為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學會文言文的,只是覺得它和白話文沒多大的區別,希望我說的這些你能明白並幫助到你。
6樓:匿名使用者
賓語前置有4種.
1.用」唯」作為標誌的,如」唯你是問」
2.用」之」作為標誌的,如」句讀之不知
3.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莫餘欺也4.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微斯人也,吾誰與歸
7樓:寸嬪百里含巧
1.例句:是以必得躬歷山川。介賓短語「是以」中「是」是「以」的賓語,賓語前置。正常的語序應該是「以是必得躬歷山川」。
譯文:因此一定要親自登山涉水……《治水必躬親》
2.例句;①「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②「餘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說》)③「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④「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唯利是圖」、⑥「唯命是從」⑦
「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
應該夠了吧?
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是什麼意思?
8樓:
文言文中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
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介詞賓語提前:
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於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總結 :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例句:是以必得躬歷山川。介賓短語「是以」中「是」是「以」的賓語,賓語前置。正常的語序應該是「以是必得躬歷山川」。譯文:因此一定要親自登山涉水……《治水必躬親》
9樓:匿名使用者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
《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
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型別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餘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
「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
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範圍副詞「唯」,構成「唯......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餘欺也。
(不欺餘) (蘇軾《石鐘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
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什麼是賓語前置句,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是什麼意思?
賓語前置句即所謂的倒裝句 英語句子的自然語序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把謂語放在主語之前,就叫做倒裝。全部謂語放在主語之前,叫做全部倒裝 只把部分謂語即be動詞 助動詞或情態動詞放在主語之前,叫做部分倒裝。1.存在句 there be live stand lie seem等 需要全部倒裝。如 ther...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除了有 代詞,賓語前置,取獨,助詞,協調音節 還有哪些
你好,還有動詞 之 是 到 的意思。以 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 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 動詞 a用 使用。涉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b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
唯利是圖的賓語前置, 唯利是圖 是文言文中的什麼特殊句式
老師是對的,看這些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 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 沛公安在?史記 項羽本記 這種型別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 像 誰 何 奚 曷 胡 惡 安 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