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金果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
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
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
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唸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
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2樓:丶蘇酌
不殺生
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
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眾生」。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有靈魂的眾生」,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
植物屬於無情眾生(地水火風也是無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不殺生」範圍內。
不殺生是為了:
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痛苦而生怨恨,前來報仇
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靜,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會受到故意的傷害。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殺人償命,吃它半斤,還它八兩,這是說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實。
但是我們不必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害怕受報的觀點上,果報是有的,但也並非絕對不可以改變的;養成慈悲心,才是不殺生的重點,也是佛菩薩化世的精神。
眾生(佛學術語):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形態。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無量生死輪迴,名為眾生。
十法界中,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為聖者,脫離生死,餘皆有情,天、人、阿修羅、傍生、鬼、地獄,歷經六道輪迴,是為凡夫。
梵語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譯。音譯僕呼那、禪頭、社伽、薩埵。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
『眾生』一語,普通指迷界之有情。雜阿含經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載,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稱眾生。俱舍論光記卷一解為受眾多之生死,故稱眾生。大智度論卷三十
一、大乘同性經卷上謂,眾生系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又不增不減經載,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故稱眾生。一般以為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
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攬五陰通稱眾生。
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雜阿含經卷四十
五、法華文句卷
四、大乘義章卷
六、往生論注捲上]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
五戒,是佛門四眾**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大毗婆沙論》雲:此五戒名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
又名學跡。若有遊此。便升無上智慧殿故。
又名學路。此為徑路。一切律儀。
妙行善法。皆得轉故。又名學本。
諸所應學。此為本故。
3樓:羽艸
按《五戒表解》講,什麼是殺生?斷命曰殺,有情曰生。
斷有情命,是為殺生。
佛陀告誡我們,生命對每一個眾生都是寶貴的,都具有強力的求生怕死的願望,愛惜自己的生命。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每一個人都有求生存的權力,並且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應有安全感。這是人權最基本的要求。
在任何一種社會中,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們就會活得幸福,就能安心工作,社會才能向前發展,變得繁榮富強。反之,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們整天覺得自己不安全,隨時隨地都有生命危險,朝不保夕,生活在這樣極度恐懼與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如何才能活著,我們的主要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那有時間考慮好好工作,又怎能安心工作?!這樣的社會怎能發展?!
所以在世界上,第一寶貴的是生命安全,人們愛惜自己的生命重過世界上任何一件東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兒。所以佛陀把「不殺生」放在第一位。
佛學中怎樣理解不打妄語?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妄語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一,也是《楞嚴經》上說的四種清靜明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之一,在佛教裡面是很重要的學習內容。戒的梵語叫做波羅提木叉(意為善法所依處),也就是說是修行的先決條件,是滋養善法的根,佛教三無漏學戒定慧,戒學是第一位,依戒所得的定才是正定,正定所得的智慧才能熄滅煩惱。《遺教經》上佛陀入滅前最後的教導反覆詳細的講解和強調戒律,若不持戒,而欲得定,所得之定是邪定,邪定所生的慧是狂慧,猶如無根的飄萍,風一吹,就跟著轉動,煩惱一來,不能熄滅煩惱。
不妄語,就是說不為名聞利養欺騙別人,包括用寫字,肢體語言來欺騙,即使沉默來達到欺騙的目的,也是犯戒。犯戒有三個條件,第一有這個念頭,第二付諸行動,第三目的達到目的。比如別人問你什麼事情,你不想告訴他,就對他撒謊,然後他也相信了,就構成犯戒,如果你沒有付諸行動或者對方沒有相信,都構不成犯戒。
再者,心中沒有想欺騙對方,但是因為口誤,或者別人自己理解出錯,在事實上形成了欺騙的效果,也不會犯戒。總的來說,犯戒要以上三點都要滿足才是犯戒。雖然如此,存心欺騙別人,即使沒有達到欺騙的結果,同樣會有惡果。
此外,朋友之間開開玩笑,為了取樂而欺騙,也不在妄語之列,不過這是應當迴避的。不過,修學不妄語戒,開玩笑,講色情笑話,說浮華的詞語,罵人等等,都應該回避。
5樓:匿名使用者
妄語 是口四業中的一業 意思是不說謊話
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見解的問題……推薦去研究般若……否則怎麼做統統是錯!!!
請問佛教中的不殺生是什麼意思
7樓:蘭陵笑笑生
不殺生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眾生」。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有靈魂的眾生」,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植物屬於無情眾生(地水火風也是無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不殺生」範圍內。
不殺生是為了:
1、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痛苦而生怨恨,前來報仇
2、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靜,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會受到故意的傷害。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殺人償命,吃它半斤,還它八兩,這是說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實。
但是我們不必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害怕受報的觀點上,果報是有的,但也並非絕對不可以改變的;養成慈悲心,才是不殺生的重點,也是佛菩薩化世的精神。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
8樓:
看了上面幾位的回答,大體
就是動物等會有喜怒哀樂情緒感觸的,才算有靈的生靈。植物細菌等低階的生命,並無恐懼痛苦,喜怒等反應情緒,所以不算生靈,不在輪迴之列。
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內心是否平和,有沒有殺戮之心,是不是故意想要殺死生靈。這才是罪業。
個人理解
殺滅寄生蟲細菌病毒等都不算殺生,害蟲是算的,因為蟲子有沒有害是人為主觀規定的,歸根結底都是有靈魂的生靈。
使用菌類植物都不算,這些都沒有主觀情緒感受,也不會有恐懼痛苦,不會產生怨念。不算生靈。
第8種看你的心態,自然食物鏈狼吃羊,是狼的殺生,如果你故意把羊綁著給狼吃,那你的心也是有殺戮之意的,也是有罪過的。
戰爭的話,為了保衛家園,保衛國家生命的戰爭是福報的,不算,因為初衷是為了守護生靈和和平。侵略掠奪的戰爭屬於罪過。
實驗故意使用動物實驗,殺死動物也是。
這個佛教的教義思想產生於三千年前,他的思維和想法和現代的科學不是完全一致的。現代的生物學等科學理論大多數產生了幾百年。所以不要單純用現代科學的思維來解讀佛學,要從佛學角度入手解讀佛教。
現代科學中都動物植物微生物都算在生命之中,但佛學不是,佛學中的生靈是隻有五感,能有喜怒哀樂,恐懼痛苦等主觀感情的,可以粗略認為現代生物學中較高階的生命體,才算生靈,草木植物,微生物啥的基本不算,因為沒有主觀感受,不在輪迴一業,殺死這些東西不算傷害生靈,因為他們沒有靈。
以上個人見解。
9樓:匿名使用者
心中沒有殺生的念頭就是不殺生!
10樓:匿名使用者
1,4,9,10都算殺生。
佛教中的殺生的生
只指動物,和生物學裡的生物不是一個概念,生物學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體,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學是2023年在法國創立的。是隨西醫傳入中國的,那也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距今一百年左右。在生物學之前,人類普遍認為只有動物才有生命。
佛教是三千年前創立的。
不殺生是什麼意思,佛學裡的不殺生如何理解
不殺生是指不剝奪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命。自己不得殺生害命,也不能教別人殺生害命。物緣分 生物鏈 為什麼持不殺戒 2017 12 04 佛學裡的不殺生如何理解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 仁 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 動物 沒...
哲學中矛盾辨證法如何理解,怎樣理解哲學中的矛盾辨證法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對立統一規律中的矛盾二字用得有些不妥,翻譯中不如採中陰陽好。矛和盾這戰場上的二個攻防 在古代實際運用中的情形與對立統一規律不怎麼相符合,矛和盾對立不明顯,攻的是傷死對方,防的對對方沒有威脅,何來平衡時?消長又何從談起?毛潤之的 矛盾論 中的矛盾改成陰陽 如果我們將這些問題都弄清...
go中怎樣形象的理解介面,如何理解go的介面,有什麼用處
要判斷資料bai型別,可以用go的空介面 du建一個函式zhit 設定引數i 的型別為dao空介面版,空介面可以接權受任何 資料型別 func t i inte ce return i.type 只能在switch中使用 這函式沒有返回值,你可以自己加入 還可以用反射 package main 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