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玩賞之樂,再以主客問答寫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尋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和他們的事蹟,而兩位英雄已杳然長逝,化為陳跡。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也不過是過眼雲煙,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雲散。而自己作為遠謫黃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從而抒發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懷。
第4段丟開個人愁懷,以江水明月作比,說明世間萬物和人生,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不必談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豁達樂觀的態度,闡發了變化與永恆的辯證哲理。
二、在賦體文章中,結構相似的上下兩句,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這種現象叫做「對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相互關係,請你從本文中再找出幾例加以說明,並仔細品味句子的韻味。
2樓:匿名使用者
「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是蘇軾迴應朋友帶有消極意味的話「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的。
其實此文也是蘇軾在貶謫到黃州期間所寫的,雖說蘇軾對自己的遭遇也是介懷的,但是在這裡仍然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豁達、超脫和樂觀。不必為一時的得失而耿耿於懷,人生無常,應該理性看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是。
3樓:匿名使用者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
蘇軾在赤壁賦上借江上清風和山間明月抒發了什麼感情
4樓:賽爾皮皮魯
「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是蘇軾迴應朋友帶有消極意味的話「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的。
其實此文也是蘇軾在貶謫到黃州期間所寫的,雖說蘇軾對自己的遭遇也是介懷的,但是在這裡仍然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豁達、超脫和樂觀。不必為一時的得失而耿耿於懷,人生無常,應該理性看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是。
赤壁賦的第3、4段 說說作者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抒發了什麼感情?闡發了怎樣的道理
5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玩賞之樂,再以主客問答寫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尋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
蘇軾在《赤壁賦》中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抒發了怎樣的感情,闡述了什麼哲理
6樓:飛燕投湖
首先要了解
蘇軾寫這首詩時的背景。當年因為王安石變法,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遭到逮捕。被朋友多方搭救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賦。
在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裡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
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
——因為仕途不得意所以蘇軾便漸漸有了道家的無為而治,隨遇而安的超脫心裡。也可以說是自己的一種對現實的逃避心裡。但隨著遊覽赤壁的過程作者的內心漸漸地得到了一種昇華,當他自己接受了現實時自己的內心也就一下子看開了,也就是心胸變得開闊了。
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昇華,只有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了諸多磨難後沒有被殘酷的現實壓倒反而更加勇敢的一種蛻變。現在的普通人很少能達到這種境界!
7樓:風瀟陌上寒
「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是蘇軾迴應朋友帶有消極意味的話「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的.
其實此文也是蘇軾在貶謫到黃州期間所寫的,雖說蘇軾對自己的遭遇也是介懷的,但是在這裡仍然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豁達、超脫和樂觀.不必為一時的得失而耿耿於懷,人生無常,應該理性看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是.
8樓:宇文逸軒
北宋大文豪蘇軾寫過兩篇《赤壁賦》,後人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2023年秋、冬,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這兩篇賦。這個時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赤壁賦》全文,蘇軾《赤壁賦》全文翻譯
前 赤 壁 賦 後 赤 壁 賦 譯文及賞析 前赤壁賦 2006 2 8 13 58 27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
蘇軾的《赤壁賦》,蘇軾的《赤壁賦》全文
壬 r n 戌 x 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 zh 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 sh o 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 d 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 p ng 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
蘇軾的《赤壁賦》有哪些名句,蘇軾《赤壁賦》《後赤壁賦》中的名句
本篇是 前赤壁賦 的繼續。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與前篇毫無二致,但是筆墨全不相同。寫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則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句句都是冬景,鮮明地反映出不同季節山水面貌的變化,勾勒了兩幅截然有別的江山景色圖,可見作者描景狀物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