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言中「之」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2021-03-28 02:52:31 字數 1182 閱讀 8811

1樓:營養創造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動詞。往,到:「吾欲~南海」。

基本是以上用法最多見。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2樓:直到遇見你天蠍

之1.用作代copy詞,又分幾種情況:

bai(一)可以代人、代物du、代事。zhi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dao「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3樓:柳念露鐵晗

一、作助詞用。,相當與"的"

二、作代詞用:.如果我們.他們.這樣.那樣

三、作動詞用,相當於「到」、「往」、「去」: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麼?

4樓:百度使用者

1)作代詞

2)做助詞

3)連線主語、謂語,不譯。

5樓:匿名使用者

結構助詞,的;結構助詞,不譯

文言文中名的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個人歸納 1。名詞 名字,名稱,題目。名分。名望等。2.動詞 命名,稱明,說。3。形容詞 有名的,著名的等。個人歸納的 1。名詞 名字,名稱,題目。如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名字 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名稱,題目 2.動詞 命名,稱明,說明。如 名之者誰 命名 以故其後名之曰襃禪山 稱明 不能名...

文言文中 之 的所有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助詞,表示領有 連屬關係 赤子 心。助詞,表示修飾關係 緩兵 計。不速 客。莫逆 交。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大道 行也,天下為公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置 度外。等閒視 代詞,這,那 二蟲,又何知 虛用,無所指 久而久 動詞。往,到 吾欲 南海 基本是以上用法最多見。文言文中 之 的用法有...

比 在古文中的用法,文言文比的用法

1.並列 挨著。2.親 親近。3.密 與 稀 疏 相對。4.勾結。5.比較,較量。6.考核。7.比擬 認為和。一樣。8.詩歌表現方法之一,用另一事物來比喻所用事物。9.副詞。皆 都。10.介詞。替 代 給 為。比的文言文意思是什麼?1.比較 較量。2.能夠相比。3.比畫。4.對著 向著。5.仿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