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條酸菜魚
內容:世界三次工業革命也稱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
意義:世界三次工業革命也稱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鬥爭中,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促進了世界範圍內社會生產關係的變化。
2樓:千百味殤
內容: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
意義: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鬥爭中,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促進了世界範圍內社會生產關係的變化。
3樓:飛揚大帝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後來又空擴充到其他行業。這一演變過程叫做工業革命.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2023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2023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鉅額的貨幣資本(殖民);(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程序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
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這個術語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來的,指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發生在英國的從手工生產轉向大機器生產的技術、經濟變革,後來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國。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是生產技術的變革,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
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從社會關係說,它使社會明顯地**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7、18世紀,英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了道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明,為向機器大工業過渡準備了條件。
隨著市場的擴大,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產階級為追求利潤,廣泛採用新技術。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80年代因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繼英國之後,法、美等國也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
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東西方關係的變化,對世界歷史程序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 2023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
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9世紀早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2023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制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
2023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
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第三次工業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事件
三次科技革命比較
第一次 18世紀60年代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第二次 19世紀70年代 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三次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意義
4樓:到永久
1、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2、第二次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
3、第三次20世紀四五十 年代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 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二、意義: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係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2、第二次。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動力不足的問題。內燃機的發明又促進了發動機的出現,發動機的發明又解決了交通工具的問題,推動了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的足跡遍佈了全世界,也讓各個地區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通訊工具的發明。自從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不在侷限與面對面的談話。
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炸藥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軍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炭中提取各種化合物,塑料,人造纖維先後被投入實際生活。
3、第三次。它引起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使勞動生產率有了顯著提高;二是使整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加強了產業結構非物質化和生產過程智慧化的趨勢,而且引起了各國經濟佈局和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
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豐富的內容使管理發展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並實現了現代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帶來了物的現代化,引起勞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與之相適應,使人的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現代化。
擴充套件資料
一、工業革命影響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汙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間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二、工業革命對社會思想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衝擊很大;
2、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3、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湧,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4、確立了發財致富的社會價值觀
三、工業革命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1、工業化國家的民眾日益分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
2、資本家日益擁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在與貴族的對抗中取得優勢;
3、人類從此產生了大量的工業聚集,而影響了人類之間的關係。
四、對歐洲關係的影響
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五、對環境的影響
1、在工業革命之後,世界上的煤炭總量飛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氣(沼氣)等同上。
2、工業發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
3、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迴圈。
六、對西方社會結構的影響
1、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
3、標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程序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5、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次工業革命異同,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異同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瓦特造蒸汽機為標誌 第二次 以電力的運用為標誌 第三次 以pc,高科技引領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異同 第一次工業革 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異同 相同點 a.本質都是對新能源 新材料 新技術應用過程,生產力迅速發展 b.生產關係深刻變化 第一次工業革命確立現代工廠制,第二次工...
工業革命的積極與消極意義,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1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2 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 為兩大對立階級 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3 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4工業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絡,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5 率先完成了工業革...
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8世紀60年代起,以英國為首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為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它們在世界範圍內搶佔商品市場,強佔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將亞 非 拉廣大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清 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備廢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把侵略矛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