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學會傾聽跟孩子交流多聽少說

2021-09-04 01:13:19 字數 1767 閱讀 8565

傾聽是父母與孩子心與心的對話、情與情的對接,比父母的長篇說教要有效得多。

有一次,我去一所學校作演講,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問其中一位孩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啊?」

那個孩子認真地說:「我想當警察。」

我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位歹徒,但是你身上什麼**都沒帶,你會怎麼辦?」

「我會跑回警察局。」

聽到這位孩子的回答,其餘的同學都鬨堂大笑,笑他的膽怯和懦弱。那個孩子的嘴脣動了動,可是沒說出話。

我繼續微笑地看著這個孩子,他的眼神和表情告訴我:他還沒說完話。當別人紛紛取笑他的時候,我還是清了清嗓子,繼續問他:「你跑回去幹什麼?」

男孩說:「我去拿我的**,然後再叫上我的同事,一起來對付罪犯。」他將自己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儘管是稚嫩的想法。

我保持傾聽者的姿態,讓他把自己的話說完。說完後他很開心地對我說「謝謝」。但是,我也要謝謝他,不僅讓我和其他人聽到了他的心聲,更感受到了他的純真。

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傾聽是開始。傾聽不僅是交流,也是對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父母應善於傾聽孩子的話,這是一種高明的教育藝術。

你以平等的心態聽孩子訴說,孩子會對你產生信賴和尊重,親子溝通也會更加順暢。

有一次,桐桐回家後悶悶不樂,我問她發生什麼事情了,她也不說話。

吃過飯,我拉起桐桐的手,說:「桐桐,爸爸帶你出去走走吧!」我帶著桐桐來到樓下的長椅上。

「桐桐,是不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啊?有心事和我說,我即使幫不上忙,也可以替你分擔啊。你還不信任爸爸嗎?」我說,「你就把我當成你的好朋友,和我說說吧!」

桐桐靠著我的肩膀說:「爸爸,今天老師在班裡當眾批評我了,讓我很沒面子。」

我沒說話,只是看著桐桐,讓她說下去。

「上課的時候,同桌管我借橡皮,我告訴她我沒帶,可是老師竟然說我亂說話,今天的小紅花也沒發給我。」桐桐說,「我可是每天都會得到小紅花的。」

等桐桐說完,我說:「桐桐,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因為,我也有過你這樣的經歷。」

「是嗎?」桐桐問。

「是啊,那是以前的考試,同學管我借尺子,監考老師卻說我在作弊,那一科考試,我被判為零分。你想想,爸爸的情況不比你這個情況嚴重多了?」我啟發桐桐。

「嗯,爸爸,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和老師說清楚。你聽我說,我覺得現在心裡舒服多了。」

這就是傾聽的妙處,孩子會在你的傾聽中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心智更加成熟。

有一次,我去接桐桐放學,她的班主任老師說桐桐在學校裡和同學吵架了,桐桐還把同學的本子撕了,讓我回家好好教育教育她。

回家之後,我按捺住我的氣憤,想先聽聽桐桐是怎麼說的。

「桐桐,今天在學校怎麼樣?開心嗎?」我問桐桐。

桐桐聽我這麼一說,眼淚立即就出來了。她哭著說:「爸爸,今天我和小胖吵架了。」

「你和爸爸說說,讓爸爸來評評理。」我鼓勵她說。

「他總是說我長得黑,還在講臺上說:『桐桐,你要是鑽進煤堆,肯定找不到你。』我不讓他說,他還是說。實在沒有辦法了,我就把他的本子撕了。可是,後來老師什麼也沒問,就直接批評了我。」桐桐哭得更厲害了。

「寶貝,小胖說你,確實是他不對。但是你可以去找老師啊!讓老師給你做主,你不用撕他的本子。你說是嗎?你這樣做不就跟他一樣不講理了嗎?」我對桐桐說,桐桐點了點頭。

第二天,我就讓桐桐去和老師解釋清楚了,老師也覺得自己當時沒聽桐桐解釋,是不對的。

如果我當時直接不分青紅皁白地批評了桐桐,桐桐心裡肯定會更委屈,甚至會給她的心理留下陰影。

花一些時間聽孩子說話,你不僅可以走近孩子,還可以提高孩子正確看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孩子都喜歡「大耳朵,小嘴巴」的父母。傾聽是父母與孩子心與心的對話、情與情的對接,比父母的長篇說教要有效得多。

(責任編輯:zxwq)

家長應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呢,怎麼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要讓孩子成長,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以下是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激勵自己行動的幾個簡單辦法 1 鼓勵孩子自己表揚自己想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父母首先應該鼓勵孩子自己表揚自己。儘管父母可以時常表揚孩子,告訴孩子父母為他感到驕傲,可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大多還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有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讚許十分依賴,...

家長學會怎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競爭精神

我覺得父母可以培養孩子一些興趣愛好,然後適時的參加一些愛好的比賽,培養孩子們的競爭精神。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充滿自信,這樣才能夠培養孩子的競爭精神。首先讓孩子知道競爭的含義是什麼。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深入簡出的解釋競爭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是什麼,讓孩子自己去思考這件事。家長要怎樣培養孩子的心態?培養孩子...

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融洽交流,父母怎樣和孩子交朋友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也是每一個做父母必須面對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因為和孩子交流,我們做父母的總是不知不覺中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所以,孩子比較反感,尤其孩子年齡越大越明顯。因此,尊重理解孩子應該是溝通的前提。和孩子協商問題,然後再因勢利導,才是我們父母需要做的溝通策略,這是需要耐心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