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懷孕初期胃口不佳、想吐,準媽只能忍耐嗎?
孕期如何養胎,多數孕媽會直接聯想到飲食,胎兒需要什麼就吃什麼。有的人怕吃得不夠,會再新增營養補充品。但孕婦努力吃不一定能滿足寶寶發育需求,因為身體機制良劣才是胎兒能否吸收重點。
不只吃對食物,還要吃對方法
人體並非定型的機械產品,而是會隨環境調整的有機活體。每個人體質的天生差異,會讓同樣食物有不同吸收效果,不同料理方式與習慣更會擴大差異。例如:一口食物,有人咬3次吞下,有人仔細咀嚼30次,有人則邊吃邊做事,不同飲食習慣,腸胃會有不同反應。
孕期生理狀態更是特殊,不僅是高負荷、高變化、高敏感,容易因錯誤觀念與行為,默默加重母體負擔,如:為了怕孩子餓著,進入「吃了吐、吐了再吃」的無限迴圈,又比如擔心身體缺乏養分而焦慮,老想補充什麼。
適合腸胃的進食法
營養補充品雖含有孕期需要的營養素,卻不是身體習慣的獲取方式。
人體習慣從食物中分解養分,在科學上絕對符合必需養分,卻略過整個味覺、消化、吸收與排洩系統的標準流程,沒有香味引起食慾,就沒有引起身體一連串的分泌與蠕動反應等。
天然的最好,孕婦應避免為達到養分目標而抄捷徑。從胎教角度來看,不管是人工香味或是人工養分,都是讓腸胃錯誤運作,還不一定能得到養分。吃進去的養分,如果無法處理也排不掉,就會成為毒廢物。人工合成物同時也在錯誤引導孩子味覺,使他習慣非天然味道,可以說是因小失大。
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機制
營養補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應追求標準攝取量,每個人身體不同,應有各自適合的調理法。以下幾個觀念,有助於找出適合個人的育胎走向。
1、恢復母體生機
最基本的是規律作息、平衡飲食(進出平衡與種類平衡)、細嚼慢嚥、保持水分、啟發食慾等,讓身體順暢運作,營養才能到位。如果孕前喜歡吃垃圾食物,除了少吃外,也要尋求恢復食慾。怎麼知道身體已經恢復生機了呢?一是作息規律,睡覺、食慾(飢、渴、飽足感)、排便正常,像四季分明一樣;二是氣色精神好、膚色發亮;三是病痛感減少、恢復快。
2、吸取生命能量
維持基本生命3元素:空氣、水分、光線,但要生命好,則需大氧、活水、太陽光。活水指流動的水,要多喝流動的水,也要讓身體裡的水流動,才能補養排廢。太陽光和生理時鐘、生命運作息息相關,每天照月光和人工光線太多的人,作息反而會亂掉。每天晒15分鐘太陽是必須的,而晒對時間與選對方法,則能讓胎兒發育有加倍好的效果。
3、傾聽身體,迴應需求
如果育胎環境不好,胎兒發育受阻礙,會有程度不一的不適感增加,細心觀察身體狀況和胎兒反應,能夠早期預防問題蔓延。孕婦應該瞭解,身體問題非必然,別揹著懷孕十字架與錯誤觀念一直忍耐。孕婦發生狀況,通常有個人因素背景,需要找到問題源,才能改善狀況。還有,媽媽問題就是孩子問題,身體有狀況不要忍著不處理,先自行改善飲食、作息、觀念、情緒,通常就會有好轉變。
4、減法概念享受孕程
懷孕是為了生子,但有時我們太愛孩子了,反而忘了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說,吃的養分超過身體負荷,造成三高。大家都知道孕期身體負擔重,但卻又常不自覺的為孩子增加更多負荷,反而錯過和孩子最親密時光,造成胎兒發育受阻,親子關係冷漠。
發現懷孕後,應該先修減不必要行程、錯誤飲食作息、起伏情緒,專注享受快樂時光。孕期是親子相處的預習,從容悠閒,專心做好各種胎教,怎麼栽培,就會結什麼果。
養胎小常識怎樣避免流產
流產是自然流產的另一種說法。美國很多州通常認為流產是指從懷孕起到胎齡20周之間,所發生的妊娠終止。儘管胎兒至少要24周大的時候,才具備子宮外生存能力,但是美國大多數州還是將發生在20周前的妊娠終止劃歸為流產,而之後歸為死產。流產,意味著母親已經知道自己懷孕之後才出現妊娠終止。根據統計資料的不同,女性...
孕期檢查胎心監護不能少
孕媽媽知道嗎?從孕12周開始,每次產檢的時候,孕媽媽都需要聽一下胎心音,而且從孕36周開始,要每週都做一次 胎心監護 看著檢查單上2條彎彎曲曲的胎寶寶生命線,大多數孕媽媽表示看不懂。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監護圖的簡稱,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是評估胎...
長胎不長肉的食物和水果,孕期,想要長胎不長肉,哪幾種食物別錯過?
我相信很多女性在懷孕後每天都會吃很多營養食品,雖然孕婦對營養的需求增加,但也要注意不要過度補充。否則,不僅會出現營養過剩,還會使你患上妊娠肥胖症。對於孕婦來說,吃些什麼既可以使肚子裡的寶寶營養充足也可以使自己不會長太多肉呢?魚肉,因為在懷孕期間,為了滿足自己和胎兒的營養需求,肉食肯定是要吃的。如果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