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立秋的習俗
秋社、咬秋、貼秋膘五花八門 各地立秋習俗大比拼,作為夏天最重要的節氣,「立秋貼秋膘」可是老習俗了。
1、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涼糕
在金華市民的心裡,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
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4、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5、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7、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8、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不過,許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生活不比從前,平日裡已經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養,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9、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立秋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裡的泥鰍就會在水裡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經驗的老無錫人都會抓一條泥鰍放在水裡,**這個秋天會不會有大風大雨。
10、吃餃子
瀋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
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裡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稱水
以 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 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
12、吃雞蛋
此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13、祈福
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立秋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外,由於古時候,常州經常發生蝗蟲災害,在立秋當天農民也會往稻田裡插上三角旗,驅趕蝗蟲。在鹽城的民間也流傳著「爭秋奪福」的說法,這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2樓:星火燎原
立秋當天在我國沒有特定習慣。
立秋以後有講究。
立秋,從此我們將逐漸進入天高氣爽、五穀飄香的季節。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因此,老人可根據秋天季節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併為越冬做準備。
秋天果實大多成熟,瓜果、豆莢類蔬菜種類很多,魚、肉、禽、蛋也比較車富。人們選擇食物的範圍擴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秋天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有時氣溫仍較高。
熱能傷津、傷氣,燥盛則消耗津液。所以,除了應當掌握好飲食起居的調養以外,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秋季,空氣中溼度小,風力大,人體的汗液蒸發較快,**容易乾燥,汗液中還要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攝入充足。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必要時每天服複合維生素b1一2片和維生素c50毫克。
這樣,不僅對機體健康大有益處,而且對防止秋季機體退行性變化也有作用。
秋天,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因此,稍加滋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營養基礎,以增強體內應變能力,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
秋季進補,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補脾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
秋季容易出現口乾脣焦等「秋燥」症侯,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銀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鎂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可以常食,碼字很辛苦,求最佳!
3樓:匿名使用者
吃肉,立秋貼秋膘冬天就不會冷了
立秋有什麼習俗 吃什麼
4樓:面朝大海路途
立秋的習俗
秋社、咬秋、貼秋膘五花八門 各地立秋習俗大比拼,作為夏天最重要的節氣,「立秋貼秋膘」可是老習俗了。
1、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涼糕
在金華市民的心裡,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
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4、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5、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7、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8、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不過,許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生活不比從前,平日裡已經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養,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9、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立秋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裡的泥鰍就會在水裡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經驗的老無錫人都會抓一條泥鰍放在水裡,**這個秋天會不會有大風大雨。
10、吃餃子
瀋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
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裡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稱水
以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 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
12、吃雞蛋
此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13、祈福
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立秋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外,由於古時候,常州經常發生蝗蟲災害,在立秋當天農民也會往稻田裡插上三角旗,驅趕蝗蟲。在鹽城的民間也流傳著「爭秋奪福」的說法,這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5樓:匿名使用者
吃西瓜、吃餃子、吃桃等
立秋吃什麼?有什麼習俗
6樓:毒說娛界
立秋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在這一天,為了歡迎秋天的到來,向來」民以食為天的「自然不會忘記用吃來紀念這個重要的節氣,不過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各地風俗習慣不一,所以在立秋這天,紀念這個節氣的吃食也各有差異。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在每年的立秋肯定是要吃肉食的,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老北京人所說的」貼秋膘「。民間有句老話,叫做「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因為在漫長而且炎熱的夏季裡,人們常常因為天氣過於炎熱食慾不振,所以夏季過後,人們總會感覺體虛無力。而秋天到了,就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為了紀念秋天到來,在秋天立秋這一天,即使再普通的老百姓家也會想辦法燉一鍋肉,想辦法把夏天丟掉的膘給趕快補回來,所以也就有了」貼秋膘的習俗「。
可能是由於地域不同,天氣狀況的差異,所以南北方在立秋這天的飲食習俗大不相同,北方各地多以吃肉時進補來紀念立秋,而南方多以吃瓜果來紀念這個節氣。
比如在南京一帶,很早就已經有了」吃西瓜啃秋「的習俗。據說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在南京一帶,曾經有很多人因為在夏天不愛洗澡長出了癩痢瘡,但是無論當地的百姓怎麼燒香拜佛,求醫問診卻始終都治不好,後來,有一位大富豪家的女兒不知道從哪位老神仙那裡得來一個偏方,說是吃西瓜就可以治好身上長出的癩痢瘡,結果大家吃了西瓜以後確實將癩痢瘡給治好了,而這一天正是立秋,所以這個習俗也就延續了下來。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在立秋這一天會喝」立秋水「,比如在四川的東西部,全家老小都會在立秋這一天喝一杯」立秋水「,祈求秋來全家身體健康,還有一些地方流行喝「綠豆粥」,比如在寧波一帶。總而言之,人們紀念立秋的飲食習俗也是千花百樣,沒有統一的規定。
立秋吃什麼,立秋要吃什麼?
秋天,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因此,稍加滋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營養基礎,以增強體內應變能力,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 秋季進補,應選用 補而不峻 防燥不膩 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 南瓜 蓮子 桂圓 黑芝...
立秋南方吃什麼,南方立秋吃什麼
在秋天季節,滋陰潤肺是養生的重點,而潤肺的食物也有很多,比較普遍的有蜂蜜 梨 柿子 柑桔 銀耳 百合 蜜棗 白蘿蔔 山藥 蓮藕 豆漿等。蜂蜜 蜂蜜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滋養食品,有滋陰潤燥 美白養顏 潤腸通便等功效,養肺潤肺功效最好的蜂蜜為冬蜜 柑桔蜜 枇杷蜜 枸杞蜜。梨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
立秋吃什麼食物立秋吃什麼能進補
應季水bai果,最為滋潤 中醫養生專家認du為 四大 zhi水果幾乎都具備益氣補dao血 生津止渴版 健脾利尿的功效權。對經歷了酷熱夏季夏季後缺少維生素的人體來說,體內已經聚集了大量毒素,而且內熱重 不易排出,這些水果都會起到很好的補充維生素 排毒養顏的效果。乾果不幹,進補佳選 像大棗 黑芝麻 白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