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吳國孫權和蜀國劉備本來就是同盟,後來是為了什麼又不和了

2022-02-01 09:11:28 字數 5214 閱讀 7651

1樓:小諸葛陳世凱

兩國之間根本不存在什麼同盟,所謂同盟者,不過同利而已,曹魏來襲,孫劉為保住自己,自然同仇敵愾,這等同盟,又有幾分真誠?就像一個丈夫,身邊出現一個第三者愛慕自己妻子,自然對妻子格外關注,若其人退去,便會棄之如敝屣。夫妻尚且如此,況國家乎?

2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以利益至上!當然也有關羽這些個事情!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中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為什麼能成功? 1,周瑜反間計,殺掉蔡瑁,張允,使曹操水軍失去統帥。 2,曹操的軍隊擅長陸戰,在江南水土

4樓:南山望北斗

利益,國與國之間是沒有真正的同盟的,因為曹操的八十萬大軍讓他們暫時的團結在一起聯合抗曹,打敗了曹操,剩下的,自然是怎麼瓜分地皮了,而在瓜分地皮上面,蜀國成了最大的贏家,真正的空手套白狼,也因此種下了禍根。就算是分贓均勻了,最後也還是要開戰,還是因為利益,到了那樣的高度了,誰不想一統中原。

5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八十萬大軍壓境,蜀吳結盟聯合抗曹,赤壁之戰後,蜀成了最大贏家,甚至擺了周瑜一道,奪取了荊州扼住了吳國的咽喉,孫權如梗在喉加上週瑜輸給了諸葛亮心有不服,遂吳國和蜀國了荊州的爭奪戰,後東吳新任都督陸遜離間關羽帳下麋芳,麋芳策反了傅士仁,關羽敗走麥城後被孫權生擒殺了,然後就是張飛性子太急自己手下士兵撐不住了就乘他睡覺把他殺了,殺了就算了還把張飛的頭送去給了東吳,劉備舉兵卻因為諸葛亮沒在身邊被陸遜算計了,火燒連營八百里活活氣死了劉備,加個扶不起的啊鬥,,,,我都給你寫到蜀國滅了,採納我的答案吧親~

6樓:匿名使用者

確切的說 應該是為了荊州··

三國演義吳國孫權和蜀國劉備本來就是同盟,為什麼吳國孫權還要騙關羽功打荊州

7樓:孤帆釣雪

你想想什麼叫三足鼎立?

曹魏強大,蜀吳皆弱,才會有孫劉聯盟。

當初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惶惶如漏網之魚,茫茫如喪家之犬,上無片瓦容身,下無立錐之地,這時的劉備主動和孫權聯手,美其名曰「共拒曹操」。

現在劉備既得荊州,有的兩川之地,天下大半在手,誰還會跟孫權聯合?劉備完全可以征服曹魏、掃平東吳,席捲天下!

孫權不偷襲荊州,就只能坐等劉備統一天下,坐等劉備發來勸降書,然後俯首稱臣了。

這也是曹操在赤壁敗戰後所預見的,所以他故意以荊州為餌,誘孫劉兩家自相殘殺。孫權欲北上,原本有兩條路,其一為荊州,其二為合肥,但是合肥有名將張遼鎮守,孫權無論如何也不能踏進合肥半步。所以,如果孫權想生存、想強大、想稱霸,就只能襲取荊州,這只是早晚的事。

8樓:杜丶澤灬華

曹魏一家獨大。

誰不願意壯大自己的勢力。

在諸侯眼裡沒有永遠的同盟,只有永遠的利益。

9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永遠的朋友 。

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於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斷曹仁後路。

待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推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這其間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所以關羽駐於江北。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

」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

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10樓:文武判官

同盟是逼不得已 孫吳沒有騙關羽打荊州 荊州本來在關羽手上 關羽打的是曹操 北上進攻的時候 被曹操和孫權聯合夾擊了

11樓:

只是簡單的利用關係!再說,我感覺劉備太虛偽了!肯定當不了皇帝。人言,臥龍鳳雛得一者,得天下!這貨倆都有了,還是不行!就算莫有關羽丟荊州,他還是個坑,只能躺贏!

12樓:狂風怒雨吟離別

同盟只是一總利益上的合作而已!當吳國覺得與蜀國沒有合作價值且有悖於他的利益時,便成了仇人!這便是政治!

1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中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為什麼能成功? 1,周瑜反間計,殺掉蔡瑁,張允,使曹操水軍失去統帥。 2,曹操的軍隊擅長陸戰,在江南水土

14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是聯盟,但是他們各自的目的都是統一天下,當劉備一天天做大,孫權必然不能任其發展

孫權為什麼為了荊州和劉備翻臉、破壞孫劉同盟?

15樓:朱昀欣

因為荊州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對劉備來說,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對孫權來說,它可以使孫權的勢力從江南向長江上游伸展,同時也可以解除上游對孫權的威脅。這樣一個地盤,大家都是必爭的。

劉備一旦拿下了益州,荊州的壓力會變得空前巨大。因為劉備有南郡,或者有荊南四郡的時候,他的力量還很弱小,孫權還可以不緊張。劉備把蜀郡和漢中都拿下,整個長江上游都是劉備的,孫權肯定緊張。

這一點,劉備集團的人應該預料到,但是沒有預料到。

等到關羽丟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丟失了荊州的時候,劉備就感到緊張了。荊州是丟不得的,必須把被孫權奪去的荊州再奪回來,於是才有了「夷陵之戰」。

「東吳的正確戰略應是攻取淮南,所謂守江必守淮,淮南壽春為其首都秣陵門戶,取得壽春,可繼續攻打徐州,總之要以淮南為跳板,再徐圖荊、徐二州。因此雖然呂蒙之計得逞,但可以說從全域性來看,東吳為以後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其實這不無道理,但也並非完全正確。首先我們並不是作為統治者去考慮問題,俗話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現在如此,古代亦如此。

在當時互相割據、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敵人、朋友往往只是一念之間。

孫權為了遏制曹魏力量就必須聯合劉備,但是赤壁之戰後,孫權出力最大,曹操敗走之後,卻得不到荊襄之地,確實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是無法接受的。而且荊州扼住長江咽喉,不管是曹魏還是劉蜀哪個得到了,都可以順流而下威脅東吳都城建康,作為統治者來說,首要任務是保證本國安全和遏制獨大一家。

對於曹魏,孫權有長江天險可守,而相對於劉備,如果劉備控制荊州,東吳自然就等於無險可守了。所以必須取得荊州的控制權,北抗曹操,西御劉備,這是孫權的戰略。雖然荊襄是四戰之地,但是卻是長江以南政權的必爭必守之地。

舉一個例子,可以知道荊襄對於南方政權的重要性。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一直希望和金議和,但是在荊襄被收復之後才與金國談判,原因是佔據了荊襄之地,等於有了個金國議和的底氣,不至於陷入被動的局面。後來南宋末年,蒙古南侵,就是先拿荊襄開刀,打了十幾年,才最終拿下了襄陽,滅亡了南宋。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這是有失立場的本位主義觀點。

荊州對東吳同樣很重要,而且南郡夷陵這些郡縣,也都是東吳花力氣打下來的。既然孫權當時出於同盟情意,把荊州借給劉備,之後劉備就該信守諾言有借有還,多次使手段賴著不還是沒道理的。

劉備多吃多佔不講信義,壞了規矩不守道德,又豈能指望別人一直甘當傻子,不和他計較?他佔別人便宜就可以,別人佔他便宜就不可以,這不是強盜邏輯麼?

守江必守淮是沒錯,但前提是長江都歸你所有,否則上游都讓人佔著,隨時順江而下打你沒商量。孫權既然可以背盟偷襲劉備,劉備就不會小人一把,從上游偷襲孫權麼,誰能打這個保票,劉備將來不會背盟攻打東吳?這事沒人敢打包票,恐怕劉備自己都不敢。

站在劉備的立場跨荊益二州,是隆中對的戰略方針,所以荊州對劉備很重要。站在孫權的立場劃江而治二分天下,同樣是榻上對的戰略方針,荊州本來就在計劃之中。相比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二分天下的榻上對,需要獲得的地域空間需求更多。

後來因為劉備的異軍突起,孫權已經更改了原來二分天下的初衷,孫權知道變通,他劉備為什麼就不知道變通?既然是同盟,這也太不知道體諒對方了吧?

然後還有什麼孫權的正確戰略應該如何如何,什麼是正確的戰略,在我看來二分天下,南北分治才是孫權正確的戰略,早知道劉備是這麼個白眼狼,當年就該幫著曹操滅了他,或者乾脆不借荊州,益州孫權不會自己佔了?為什麼非得給劉備做幫手,結果還幫忙落不是,這是什麼道理?

反過來說,隆中對難道就是劉備的正確戰略麼?既然奪取了益州,合不效仿劉邦,他怎麼不也變通變通,乾脆放棄荊州,把全部兵力投入益州,北上奪下關中,然後就和始皇高祖一般成就帝業?

實際上又怎麼樣呢?劉備對孫權到是不手軟,居然還反過來把益州的兵力拉到荊州,在湘江和東吳對峙了,這一舉動反而便宜了曹操,從漢中進逼巴蜀。劉備真是好樣的,再把兵力拉回去守土保境,他倒是去實現隆中對啊,乘著曹軍待著漢中,既然都把益州的兵力拉到荊州了,何不乾脆拉上關羽荊州人馬一起北上宛洛,何必再來回折騰。

是沒膽還是什麼,當年他勸劉表偷襲許昌倒是能說會道,輪到他自己了怎麼也一樣慫了,那次可是曹軍最分散的時候了,怎麼不去實現隆中對指兵宛洛呢?

所以說,什麼才是對誰最正確的戰略,這個不是你我說了算的,還得取決於孫劉自己。以上。

三國演義中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為什麼能成功?

17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曹操統一北方,靠的是北方的騎兵,所謂南船北馬。曹操的軍隊是不善水戰的。而戰場在赤壁。

第二:曹操指揮失誤,赤壁總共才那麼一點大,他就把所有軍隊都駛進赤壁,不好控制。再加上鐵鎖連線船,火燒起來死的更快。(鐵鎖連船在正史上不是龐統出的主意)

第三:北方人水土不服,在曹操攻下荊州之後,士兵們都得了一種病,上吐下瀉,這還怎麼打戰啊!

第四:上天要幫助孫劉聯軍,那陣東風是無緣無故刮起來的,曹操久經沙場,怎麼會不知道天時的重要。但天有不測風雲啊!

第五:地利和人和都站在孫劉聯軍這邊,地利不用說了,操軍連年征戰早已疲憊不堪。

第六:周瑜天縱英才,指揮得當,東吳萬眾一心,竭力抗曹。

18樓:匿名使用者

拋開正史僅以演義的角度看:劉備雖敗,但在荊州有基礎,地形熟,而孫權派來三萬精兵人也不算少,這可算是一個優勢互補。 周瑜與諸葛,雖然腳下使絆子但臺上合作依然愉快,小周想放火,小諸就借風,這又可以算作是一個優勢互補。

所以正是一加一大於二。反觀曹操,舍長取短違逆天時還誰勸不聽,他確實比較二,所以敗得也不屈。

三國演義之吳國,三國演義吳國

孫堅沒有妹妹!孫權有妹妹,叫孫仁,就是三國演義裡嫁給劉備的那位。至於孫尚香,那是三國無雙遊戲玩多了,歷史上沒有孫尚香。孫策和孫權的妹妹我知道,孫尚香 是孫堅的女兒。史書記載孫堅只有一兄一弟,孫羌和孫靜,怕是沒有妹妹吧。孫堅沒有妹妹吧。他老婆是吳國太。女友是孫尚香。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之妻。三國演義吳國 ...

孫權在三國演義中有什麼特點,《三國演義》中孫權的性格特點有哪些

孫權的特點 1.英武果斷,膽略過人 他曾在濡須口一帶,乘大船偵探魏軍陣容,異常鎮定自若。魏軍弓箭齊發,箭鏃集中在船的一側。孫權下令掉轉船頭,再以另一側受箭,待箭勻船平後再安全駛回。他 博覽書傳歷史 頗有才華。他曾寫信給曹操說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東漢建安十三年...

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大都督是誰,三國演義中東吳歷任大都督分別是誰?

先是周瑜,之後繼任是魯肅,之後是呂蒙,再後陸遜.在周瑜前還有一位大都督程普.三國演義中東吳歷任大都督分別是誰?旁邊是人們的投票 喜歡指數 周瑜23 53.49 魯肅8 18.60 呂蒙3 6.98 陸遜7 16.28 諸葛恪0 0.00 丁奉0 0.00 陸抗2 4.65 三國演義中東吳歷任大都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