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鄲雁山海樂
不同之外在於:1,假設不同。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是快樂的指標,是可用基數度量和比較的。
而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僅僅是描述消費者偏好的一種方式,無須要求以基數度量之,只能以序數表示。2,效用函式形式雖然相同,但含義不同,基數效用論的u指的是可以以基數計量的效用,序數效用論的u則指效用指數。3,與基數效用論不同,序數效用論通過無差異曲線的分析得出結論。
4,消費者均衡條件形式不同。基數效用論的消費均衡條件是mu1/p1=mu2/p2=a,即每一單位貨幣所購買到的任何商量的邊際效用相等,並且都等於這一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序數效用論下消費者均衡條件是mrs=p1/p2,即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於兩種商量**比率。
2樓:桑西華夕順
兩者都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
後者是前者的補充和完善。兩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後者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一、基數效用
基數效用論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其基本觀點是:效用是可以計量並加總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數(1、2、3……)來表示,正如長度單位可以用米來表示一樣。
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其計數單位就是效用單位。
二、序數效用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其基本觀點是: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數(第
一、第二、第三……)來表示。
序數效用論採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序數效用論用消費者偏好的高低來表示滿足程度的高低。
3樓:陶山戰霖
序數效用說的第幾個的效用是多少.基數效用是多少個效用是多少的問題,不存在第幾這個概念.
西方經濟學的效用論呀,求大神指教
媽蛋現在大學裡都在研究啥,這破題本身有無數種答案,再說什麼無差異曲線分析法,嚴格上說無差異曲線是一種分析工具,根本就沒有這種方法。直接說無差異分析法會死嗎?本題的意思大概就是說用無差異分析的思路說明一下你的觀點。本題的一種比較容易被認可的思路大概如下 首先現金的效用可以被看做是一定的,但實物補助效用...
西方經濟學,在西方經濟學中需求的定義是什麼?
考慮到上圖被稽核通過的可能性極低,我決定口述答案,我儘量詳細點,樓主應該可以明白。1 第一步 先畫出有補貼和稅收時的預算線,分別交x軸 y軸於a b兩點,其中b點代表此時該商品的消費量 再畫出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 1 的交點c。2 第二步 假設 取消了補貼,可想而知,該商品的消費量減少,因為沒有補貼相...
西方經濟學(巨集觀部分),西方經濟學的巨集觀部分和巨集觀經濟學的區別,用都學嗎
1.因為長期來看 一個競爭性行業中的企業處於均衡狀態 叫什麼狀態來著 忘了 總之就是收支平衡 所以利潤可以歸結為企業的機會成本 好像也可以叫經濟租 比如說你獲得了利潤 可以歸結為你擁有技術或者是擁有市場的機會成本 你把技術或市場單純 一樣可以獲得相同的利潤 2.kr 我可以看做是淨出口麼?如果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