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圓滾滾
芭蕉 春天裡,兩鬢斑白的女教師帶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在校園的乙個角落裡種了一棵芭蕉苗。
土地雖說貧瘠,芭蕉的生命卻也頑強。伴著日出,送著月落,幾經風吹雨打,芭蕉長大了,開花了。看她翠綠的衣裙,是那樣清新悅耳,靦腆的神韻,楚楚動人,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比喻)。
晨曦中,小學生站在芭蕉下,「咿」「喔」「嗚」地念著剛學會的拼音字母:暮靄裡,孩子們笑著,鬧著,在芭蕉旁遊戲。靜靜的夜裡,老師的窗戶裡的燈光,給芭蕉穿上了斑駁的花衣(擬人)。
當秋風吹動芭蕉葉,發出豐收的歡笑聲時,芭蕉成熟了,女教師領著學生們砍下了豐碩的果實,留下了已經憔悴了的芭蕉樹(擬人)。
學生們指著芭蕉樹,迷惑不解地問:「老師,它還會結果嗎?」
不會了。」那為什麼還留著它?」
因為它還有用。」
不久,從芭蕉根部滋生了幾個淺紅的嫩芽。又不久,嫩芽長成了小芭蕉。一樣綠色的衣裙,一樣靦腆的神韻(擬人)。
小芭蕉越長越大了,而老芭蕉卻越來越憔悴,終於,它完全枯萎了。學生們衝進了老師的辦公室,傷心地說「老師,老師,老芭蕉病得很厲害。」女教師摘下自己的老花眼,將目光從備課本中收回,抬起頭來和藹地說:
那是因為它身上的養分全都輸送給了小芭蕉。」「那老芭蕉的心裡一定不好受。」女教師深情地望著學生們,肯定地說:
不會的,它心裡一定很快樂。」
又是乙個靜靜地夜晚,女教師坐在案前批發作業。翻開乙個本子,只見上面用稚嫩而工整地筆跡寫著:「我長大以後,也樂意做乙個老師,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弟弟妹妹,就像老芭蕉一樣。
女教師感動了,熱淚溢位了她的眼窩……
夜,靜謐安寧。窗外,芭蕉綠葉婆娑起舞(擬人);窗內,老師手中的紅筆不停地圈點著……
2樓:網友
還沒有讀過這篇文章。
作者為什麼會欣賞芭蕉文章的最後一段有什麼作用
3樓:前線教育
作者欣賞芭蕉是因為它不僅有頎長秀美的身姿、素淡可愛的黃花,而且還有昂揚向上、不畏風雨的精神。文章的最後一段自然點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歌頌了芭蕉的精神。
芭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莖高達三四公尺,不分枝,叢生。芭蕉葉大,呈橢圓形,有粗大的主脈,兩側具有平行脈。芭蕉葉的表面呈深綠色,有著對稱而又細密、勻稱的紋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層蠟,葉背呈淺綠色,略有粗糙感。
入夏,芭蕉的葉叢中便會抽出淡黃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強。我們學校的一角就有幾棵芭蕉,它們雖然飽經霜打雨淋、風吹日曬的折磨,卻依舊是那麼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像健美的綠衣少女,在校園中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自古以來,芭蕉就以孤獨憂愁的形象出現在文人的筆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她借芭蕉這一意象,把傷心、愁悶一股腦兒傾訴了出來。
芭蕉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芭蕉根搗爛塗抹患處,對消除腫毒有很好的療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賞芭蕉那頎長秀美的身姿,欣賞它那素淡可愛的黃花,更佩服它那種昂揚向上、不畏風雨的精神。
芭蕉不展丁香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4樓:乾萊資訊諮詢
這兩句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愁怨,這兩句出自李商隱的《代贈》,全詩如下: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悽然作罷;玉梯橫斷,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芭蕉陸肢陸的蕉心尚未,丁香的飢氏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愁苦。
芭蕉在文學作品中常常象徵著什麼
5樓:網友
「芭蕉」在文學作品中常常象徵著失意的情懷,「雨打芭蕉」在唐宋文學作品中是最常見的。在詩人眼裡,「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絡。
芭蕉果實長在同一根圓莖上,一掛一掛地緊挨在一起,所以,有的民族將芭蕉看作團結、友誼的象徵,芭蕉冬死又復生,一年一枯榮,苗族把它看成起死回生的象徵。芭蕉直立高大,體態粗獷瀟灑,但蕉葉卻碧翠似絹,玲瓏入畫,兼有北人之粗豪和南人之精細,恰如《紅樓夢》中賈探春的性格,所以探春自稱「我最喜芭蕉」,並自稱「蕉下客」,芭蕉成為她的性格符號。
含有動態,靜態,各種修辭手法的寫芭蕉樹的作文
6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們小區對面的濟陽公園,有乙個不大的池塘。 春天,池面剛開始十分安靜,只是時而來的一陣風,讓水面漾起道道細紋。漸漸地,池塘開始熱鬧了起來。
小魚兒在池中嬉戲。你瞧!這會兒,它們玩起了「躍龍門」,只見它們越過水中水草,乙個比乙個跳得高,好不精彩!
不知什麼時候,荷葉也長得茂盛了,碧綠碧綠的十分惹人喜愛。 夏天,天氣十分炎熱。一池的荷花開得燦爛各異。
遠遠望去,好像乙個個穿著粉色霞衣、亭亭玉立的仙子正坐在一片片荷葉上。池塘是那麼的熱鬧,魚兒還在不厭其煩地做著同樣的遊戲,連青蛙和小蝦公尺也加入了其中。 秋天,天氣轉涼了,荷花枯萎了。
池塘昔日的熱鬧已不復存在,只留下魚兒還在水中漫遊,殘荷在風中孤獨的搖擺。 冬天,下了一場大雪。熱鬧了一年的池塘真正地平靜了下來,水面結了一層薄薄的冰,把可憐地殘葉壓在下面,魚兒卻不知了蹤影。
我等待著,等待著,明年大地復甦,春暖花開之際。
本文運用什麼的寫作方法,用老芭蕉比喻什麼,用小芭蕉比喻什麼,歌頌了什麼
7樓:百大書
象徵;老師;學和高生;歌頌老畢棚餘師無怨無悔奉獻精神。
填:「不,它非常高興,因為奉獻自己是它的驕傲!手滾」
擬人是修辭,象徵是寫作手法。)
8樓:小點點吃土豆
把老芭蕉比作老師,小芭蕉比作學生,歌頌了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作用
運用比喻 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表現手法,說明了胡楊林因乾枯而無奈地死去,也揭示了人們盲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是胡楊林枯死的原因。更多學科知識,可以參考101教育ppt裡的資源庫,也有很多教學課件供教師使用。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胡楊以 人的感情,令人為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閱讀...
最後一課採用了什麼寫法最後一課一文運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寫作特點 1.最後一課 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使讀者倍感親切 逼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在運筆行文上,全文20多個自然段中以 我 為起始展示敘述的共有9段,文字佔將近全篇的一半。課文除了以 我 的所見所聞所感受為結構線索外,還別具匠心地 在情節的發展中具體入微地展示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活動,把他的感情變化...
《桂林山水》一文主要用了三種修辭方法表現了作者
1 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總起段,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2 第二自然段運用了對比 排比的手法,講了灕江水靜 清 綠的特點。3 第三自然段運用了對比 排比 比喻等修辭手法,講了桂林山奇 秀 險的特點。原文簡介 人們都說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