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道:「啊!啊!
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
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號」**三千,賢者七十二
是不是第一個不好說
但是肯定是最有名的人數我想當時也沒人能望其項背把
我國古代第一個辦私人學校的人是誰?
3樓:匿名使用者
柳哲 筆者看到不少介紹孔子的文章中,都說到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孔子是打破『學在官府』局面,開創『私學』的第一人」,「中國的第一位私學教師」,對此說法筆者並不能苟同。筆者以為,孔孟推崇的柳下惠才是目前有文字記載的中國創辦私學第一人。
孔子是我國春秋後期的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的集大成者,這是舉世公認的。筆者對於孔子是中國最早創辦私學的第一人的說法,是從筆者最近發現一批先祖柳下惠的有關文獻後產生懷疑的。筆者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將所發現的有關資料整理出來,供學術界參考。
柳下惠,魯國上大夫,曾為魯士師,姓展,名獲,字禽,又字季,食採於柳下,死後其妻私諡以「惠」,故曰柳下惠。柳下惠是我國春秋時期的一位著名歷史人物,「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皆對柳下惠推崇備至。孔子稱讚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圖義,約貨去怨,輕財不匱」,是「言中倫、行中慮」的高尚「逸民」。
」(《孔子家語·賢君》),孟子稱柳下惠是可為「百世之師」的「聖人」:「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孟子·盡心下》)孟子又將柳下惠與伯夷、伊尹、孔子並稱為四大聖人,而「柳下惠,聖之和者也。
」(《孟子·萬章下》)因此柳下惠被後人尊稱為「和聖」。
筆者最近在山東平陰、萊蕪等地的柳下惠後人儲存的《展氏族譜》(光緒18年、**5年)以及柳下惠後裔柳明瑞提供的資料發現,柳下惠生前曾創辦私學、教育**,著書立說,影響深遠。現在從**王價藩、王亨豫所編的《泰山叢書》丁集所收的《和聖年譜紀事》和《展氏族譜·聖祖年譜》所載:「五十四歲,在魯教育門人。
」「六十四歲,教育門人,日益眾。」「八十五歲,食邑柳下,廣植柳樹」、「九十歲,從遊者逾眾,擔簦負笈而來者,百餘人。」
據《展氏族譜·世系》記載:柳下惠「葬於故趙村」。《展氏族譜·墓誌》:
「瑕邱之東北有里名故趙者,其地泉甘土肥,民淳俗美。和聖與門人嘗遊於此,語門人曰:『吾歿當卜葬於斯。
』及卒,因請於文公而卜葬焉。門人施仲良等築其墓,封高丈餘,袤②九十尺,其制三階[詳見(兗州)府縣誌—原注]。」另曲阜「衍聖公府」存展氏《墓誌》與《展氏族譜》記載相同。
春秋時魯國有瑕丘邑,秦置為縣,治今山東兗州市東北。西漢元封3年為瑕丘國,後改為縣。西晉廢,隋復置,移治今兗州城區。
其境內之「故趙莊」,今名不詳。據《展氏族譜》所載故趙村方位分析,似為今兗州市西北之高廟村。據清[康熙]《滋陽縣誌》雲:
「柳下惠墓:城西八里進賢社。封高丈餘,墓袤九十尺,其制三階,乃門人所築。
燕人伐齊,路經此道,下令曰:『有近柳下季壠百步樵採者,死不赦!』即此,墓上建『柳先生廟』,從門人所稱也。
廟制聳翠,俗呼『高廟』。」後因以名村。
根據上面的記載可知,柳下惠曾與門人遊於故趙村,曾對他的門人說:「我死後就葬在這裡」。柳下惠死後,其親屬上報魯國國君文公同意後安葬故趙村,他的墓也由門人施仲良等人負責建造,「封高丈餘,袤九十尺,其制三階」。
據記載,柳下惠辭去魯士師後「在魯教育門人」,似應在民間教育門人,特別是柳下惠85歲食邑柳下後,由於他的德高望重,從遊的越來越多,90歲那年,正式上門求學的就有上百人,這應完全是「私學」了,規模能達百餘人,這在古代教育史已經是一大盛舉了。這可能創下了90歲高齡仍在從事私學的歷史奇蹟。據說柳下惠活到百歲後才去世,他的門生應該不計其數。
筆者以為,柳下惠創辦私學在其晚年可能已經達到高峰,這肯定影響了比他晚一二百年出生的孔子孟子,這在孔孟的著述中可以得到印證。
令人遺憾的是,柳下惠沒有給後人留下完整的著作,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柳下惠生前難道沒有著書立說?這顯然不是,筆者最近發現了一部由柳下惠8世孫展邁始修的《展氏族譜》對柳下惠15世孫展孚有如此記載:
「家藏祖遺簡冊,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終日號泣」,讀之,作為後人的筆者仍惋惜不已,柳下惠的著作的失傳,也許與秦朝的「焚書坑儒」大有關係。
筆者還在《展氏族譜》上有一幅「食邑柳下書堂圖」,也說明了柳下惠晚年曾經在柳下創辦過「柳下書堂」。
柳下惠德高望重,因此受到了歷代聖賢和君主的推崇。據《展氏族譜》《廟志》記載:「周赧王三十年,秦人伐齊,道經聖墓,景仰情深,行諸夢寐不忘者竟宿,藹然如對春風,凜凜視若師保,及旦猶致其恍惚焉。
於是愛慕之情彌深,保護之意愈切,令曰:『有敢近柳下季壠而樵採者,死不赦!』即於墓上建祠圖夢像於其中,尊曰『柳下先生』,自從門人之稱也。
墓祠之建始此。」
漢明帝永平十四年淫雨月餘,聖墓坍塌,瑕丘令史大年培補修葺,迨後又修廟,纂入志。並載府縣誌。
晉大寧二年檀斌為兗州刺史,經過此處,見廟將傾圯,墓亦坍塌,修葺重新。自晉之後,歷唐貞觀,宋之景和,修葺代有其人。迨五代兵亂,,土寇蜂起,肆行踐踏,勢將平陷,展氏逃匿幾無人焉。
幸有邑人王姓者目睹心傷,糾眾佑護,祠墓賴以保全。晉穆帝永和九年,三十三代祖應豐謂祖廟在墓上,當祀之時,情傷踐踏,且合族不能盡容,不若修於公所,祭則皆至,俾我族人,知尊卑有等,長幼有序,不忘祖功宗德之舊,鹹知敬長恤幼之誼。東城內有公產一處,遂糾合族眾,量力出資,建修祠廟大殿後殿垣牆門庭,煥然可觀,自此祭享乃於是焉。
大明嘉靖六年敕奉皇上諭旨,古昔聖賢帝王陵寢祠墓,分諡號造冊,詳報諮部,毋違等因,道司蒙府官吏,照依諮案札內事理,即便轉勒所屬府憲劉大人題達報部,奉敕撤毀淫祠,建和聖木主致備牲醴以薦馨香。
嘉靖六年府憲劉公蒞任之初,恭謁聖祠,因祠廟隘小,心嘗憾焉,適逢嘉靖七年,奉敕撤毀淫祠東橋北尼寺一座,地勢巨集敞,殿宇輝煌,劉公乘此撤其佛像逐其尼僧,廊廡改故,更為章賢書院,建和聖木主並漢丙吉等一十三人,於春秋祭享,使後人主奉祀。有趙鏜《章賢書院碑記》載縣誌。
康皇出巡,路過柳下乘涼,題一聯曰:「柳下乘涼受不盡得柳下惠之風」。
參考資料
4樓:假裝某人
作為中國固有的民間辦學形式,私塾有悠久的歷史。人們一般都認為孔子在家鄉曲阜開辦的私學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個有名的大塾師。
追根溯源,私塾是從更早的塾發展過來的。西周時期,塾只是鄉學中的一種形式。《學記》追述西周的學制說: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當時,學在官府,官師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歸的**,負責在地方推行教化。
5樓:百度使用者
孔子,最早辦私立學堂的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 至於你說的柳下惠 就不是了
中國古代教育機構分為:官學、私學和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教育機構分為兩類,分別是官學、私學!至於你說的是不是還有第三個,可能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書院」是第三個,其實不是的! 「書院」,只是各種辦學所取的名字,例如嵩陽書院等。
中國古代官學教育,是指**朝廷直接舉辦和管轄的、旨在培養各種統治人才的學校系統。**官學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相適應、併為之服務的。
所謂私學,是指不由**主持、不納入國家學校教育制度之內,由個人或社會集團主持、經營、管理的教育活動。它既包括沒有固定場所的遊動四方的私人講學,也包括以一位學術大師為核心的私學集團,當然還包括有著固定場所的正式的私學型別。
所以說,中國古代教育機構只有官學和私學!
8樓:洪揚天下
我簡要說下:
中國古代學校教育按其性質分為官學、私學和書院三種。
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中國古代教育史
9樓:_夢遊武林
一、中國古代教育發展概述
1. 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有教無類」。突破了官府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了教育物件的範圍。
2. 西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還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
3.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完備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從**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體制。
4. 宋代:學校制度更為完備,在**有太學、國子學等,宋代私人講學的書院興起。
書院注重依照封建倫理觀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在學習方法上也鼓勵討論、辯難和讓學生自講心得,風氣比較活躍。
5. 明朝:強化了前代的科舉制度。為了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實行八股取士,這體現出君主**的強烈色彩。明代中期以來,書院比較興盛,明朝後期東林書院以其評識朝政的活動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舉和學校,基本承襲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和文化**。
二、對中國古代教育的幾點認識
1. 孔子的「私學」,使「學在官府」發展到私人講學,反映了奴隸制教育制度的崩潰以及新萌芽教育制度的發展。
2. 從漢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到地方的官辦教育體系經歷了建立、完善、衰敗的發展過程。漢武帝儒學教育加強了**集權,隋唐教育和科舉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明清教育則具有強烈的君主**色彩。
3. 封建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關係。教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必然為科技進步創造條件。
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中國封建教育是以培養封建官吏,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為目的的,「學而優則仕」,所以事實上對科技的進步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會晚期,教育與學風對科技進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會繁榮時期至宋元專業教育的貢獻是較突出的,則應予以肯定。
中國古代文明五項成就和影響中國古代文明成就
1 唐朝 著名數學家王孝通撰寫的 緝古算經 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決工程建設中上下寬狹不一的計算問題,是對古代數學理論的卓越貢獻,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歐洲早六百多年。2 西漢 發明造紙術,經過東漢蔡倫改良。為人類提供了經濟 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3 北宋畢昇 活...
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有哪些,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出現的原因
1 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有史以前的口頭文學,由於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下來的不多,但其中一部分神話卻是相當豐富的。神話的產生遠在階級社會以前。它在廣大群眾中口耳流傳,經過不斷的修改補充,越來越優美,越來越富於藝術想象,這是口頭文學的發展規律。詩歌在其發展的最初階段,也...
求關於中國文明禮儀的作文,求一篇文明禮儀的作文800字左右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 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 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