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志存高遠,永不滿足
當人們得到想要的事物時,滿足感油然而生,從而停止了前進的步伐。殊不知,我們的能力正如填裝了石塊的瓶子,還有大量空間沒有利用,而永不滿足的精神就促使我們追求理想,繼續充實自我,就如繼續往瓶中填細沙,從而使我們獲得更大的進步,而不是滿足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平庸境界。因此,想要成為卓越之人,具備永不滿足的精神十分重要。
永不滿足,追求理想。英國人南丁格爾出身於貴族家庭,生活安逸富足。他本會滿足於一切,享受自己已有的生活。
但她沒有這麼做,當她立志要上前線救助傷員時,她了不懈努力,在婦女地位低下的時代,不顧家人反對和社會壓力,拯救了無數生命,開創了現代護理學,使世界上有了**這個職業。正是南丁格爾這種永不滿足的精神,使世界上少了一個闊家小姐,多了一種受人敬重的職業。
永不滿足,開拓創新。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曾經就讀與哈佛大學,畢業後找份體面而且收入豐厚的工作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他不滿足於此,他放棄了學業投入創業,憑藉著他的聰明才智與用心經營以及永不滿足的精神,使微軟公司開創了個人電腦操作軟體的先河。
不滿足的精神有助於成就大業,而缺少甚至是匱乏這種進取心,就算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最終也將喪失殆盡。
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縱然有驚世駭俗的天賦,卻因其父滿足現狀不思進取而最終泯然眾人。傲人的天資就如此被葬送了。近代的中國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們自以為自己國家是物產豐富,地大物博的天府之國,用強烈的滿足感麻痺自己,卻不知歷史的車輪已經從自己身上重重的碾了過去,最終落得喪權辱國的局面。
所以說,永不滿足地追求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正如印度的勵志電影《三個傻瓜》中的一句臺詞:「不斷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中趕上你。」
我們要懷著永不滿足的精神,志存高遠,併為之不懈奮鬥,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比其他人走的更遠,飛得更高。
試題分析:
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材料從飛機及機場的現象入手,提出問題「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問題具有思辨性。
「行為」詞典解釋為「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的活動」,寫作時,「行為」可以引申,可以具體化,如「勤奮苦讀」是行為,「踏實苦幹」是行為,「執著追求」是行為,「在困難面前毫不屈服」是行為;反之,「懈怠懶散」是行為,「萎靡不振」「自暴自棄」亦是行為。「位置」 詞典解釋為「(1)所在或所佔的地方;(2)地位。」從材料中看,正因為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所以他們分別處於「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由此,寫作時,「位置」可以理解為人的社會地位、人的生命價值以及社會的評價等等。
就這道作文題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行為影響了位置
意思是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改變甚至決定他的位置、成就、社會評價等等。
二、位置影響了行為
意思是當一個人身處其位、身處其境時,會影響他做事的方式及行為,正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三、從辯證的角度考慮,位置與行為具有相互影響。
所選立意屬於以上三種情況之一的都是切合題意的較佳立意;如果所寫內容只涉及「行為」或「位置」 的一個方面,卻沒有涉及「行為」「位置」的關係的,屬於基本合題;如果所寫內容與材料毫無關係另起爐灶的,則屬於跑題。
參考以下立意:
1. 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提升自我、不斷學習與創新。
2. 人不能總是滿足於現狀,要有追求完美、追求更高境界的慾望。
3.人要有進取心,志存高遠。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成功》雜誌的出版商達倫﹒哈迪曾採訪過一些著名的成功者,找出了
2樓:有恃無恐
參考作文
心中只有一米陽光
「一切美德都是放棄自我而形成的,果實之
所以極度甘美,便是由於乞求萌芽使然」,紀德如是說。不奢求過多的美好,才會收穫甘甜的果實,一株植物是這樣,人也是這樣的。
人的心很小,也許只能容下一米陽光。
可是,很多人卻總是想掌握很多東西,正如勃蘭克斯說的那樣,人心並不是平靜的池塘,並不是牧歌式的林間湖泊,它是一座海洋,下面藏著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身處在一個快速發展,讓人不禁心生「最好」與「最壞」交雜的狄更斯之嘆的社會,有各種看似正當的理由一股腦兒地湧來,將人們淹沒,逼迫著我們去追求成功,在各個方面都做得最好。可結果卻是——我們甚至無法在幾件事上做到最好。
這不免讓人產生挫敗感。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令人沮喪的。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便是一心一意、專心致志方能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三心二意、一心兩用永遠是反面的教材。
既然如此,便只要專心地做我們認為至關重要的事便好了。
忽然記起席慕容說過的一句話:「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選擇的方向。」人都只有一雙腳,只能選擇一條路,若是想要走幾條路,那不就是被「五馬分屍」了?
又何談勝利?何談成功?
赫胥黎筆下的「美麗新世界」,尼爾波滋曼關於「娛樂至死」的醒世預言,已經越來越切中當下。所謂高速的現代,只是現代快速刪除自己的一種程式。在這個被商業和經濟學主宰的大地上,追求成功理所當然,但我們不能被利慾薰昏了頭腦,要求自己只能容納一米陽光的心擠進那麼多世俗所謂的「成功」。
誰都將被扔回時間的海底,在那裡與魚蝦貝殼滄海桑田一同聆聽無邊的寂靜,在這之前,大約只有生的優雅能撫慰它的渺小。渺小如我們,在遍佈荊棘與榮光的人生路上,為何不讓自己的心輕鬆一點,專注地做好那少數的幾件事,感受一米陽光的溫暖呢?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後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父親丟了塊手錶, 10
3樓:透心涼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我們需要的是靜,寧靜.
靜,是於喧囂的生活中的心靈的憩息.人們說世界太吵,世界太熱鬧,生活太累.何不效仿古人來尋覓一片寧靜,給心靈一個憩息的港灣?晉代陶潛揮一揮衣袖,遠離官場的明爭暗鬥,獨自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然和靜;王維賦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動人,愛上了這獨有的寧靜,於是有了「王孫自可留」.這寧靜是生活的本真,是一種獨善其身的修為。
靜,是一種品德,是生活沉澱裡頭的人生獨悟.禪房花木深,禪師於此靜修思考,得到的是對生命的透徹認識.每每有人詢問何以如此淡然,只對予簡單的話語,便安靜地走開,而詢問者茅塞頓開.這便是靜的智慧.禪師在潮起潮落的生活中獨悟其真諦,以此教化浮躁的人,這就是一種品德.所以靜以修身,使心似琉璃是很重要的。
靜,沉靜下來,能夠看得更高更遠.浮生若夢,社會如此多艱,大多數人容易迷失方向,於是沉淪,得過且過.馬雲曾說的「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就是這個道理.大多數人,他們只懂得拼命地往前跑,認為只有這樣才算是堅持,最終能走到勝利的彼岸.但是他們都見不到後天的太陽,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尚未學會沉靜下來看看周遭的風景,分析現在的處境以及適合自己的位置.由此可見,成功並不只需要奮力地拼搏,同時還得具備一分沉靜.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用心觀賞這一運動變化著的世界,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期而至的財富。
那麼,作為學生的我們怎樣讓自己持有一份寧靜?
其實很簡單.閒暇的午後,開啟窗子,看一下仿若水晶般純藍的天空,感受那細微微的風,然後對藍天,微風以及自己微笑.這就是一種安靜,它可以把所有的不快與壓力放下,享受從心底渲染出來的寧靜美.或者於庭前漫步,觀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或者於淡淡陽光傾瀉的午後,坐在椅子上,聽優美流暢的**…此皆寧靜之法。
世界很浮躁,但是我們要把欲說還休的疲倦去掉,讓心似琉璃,寧靜修身。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近年來在網路上流傳著以下兩句名言:(1)百年前躺著吸鴉片,百
4樓:百度使用者
最遙遠的距離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我想就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吧。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天與地,就如同蘇子所說的遠在「千里」,李白說的遠在「長江天際」,天與地永遠不可相連,天地之間總有著一道道的阻隔,有山,有海,更有著我們人類及其他生物的存在,是天地無法衝破。但東坡不同樣是在「嬋娟」與共嗎?太白兄不也在兒女「沾巾」嗎?
由此看來,天不算高,因為有心相連;地不算闊,因為有情相依。無論是你,我,他,即使身處各地,我們所有的人走的又是那麼近,好象彼此都聽到了對方的呼吸!我們明白,天地並不遙遠,只要心在一起,你到最遠的地方也就是你我最近的時候。
有人說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與地,而是生與死。最愛的人離開自己,離開人世,就永遠不會復活,所謂「人死不可復生」,也是指愛人離開自己後,那沉痛的心情吧。但為何又有人在我們腦海中無法抹去,我們一直記得。
既然如此,那生死也不是最遙遠的距離了吧。因為心中有愛,就不會失去,不會忘記,那些我們愛的人就永存心中。
有人說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有很多戀人因為誤會而分開,因為矛盾而彼此越走越遠,永遠因為分離而不能在一起。但又有多少是在分開後再相遇,又還保留那段珍貴的感情回憶呢?
這不又證明了有些事經歷了就不會忘,站在彼此的面前,若無緣分,就如同吳宓與毛彥文擦肩而過,終不能成為伉儷;劉蘭芝與焦仲卿本可朝夕相伴,可卻飲恨而逝。此時你在最近的時候也就在最遠的地方。反之,再遠也不過是一步之遙。
有人說過,不是明明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無法抵擋自己的想念卻還的故意裝做絲毫沒把你放在心裡;不是明明無法抵擋自己的想念卻還的故意裝做絲毫沒把你放在心裡,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對愛你的人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這與坐在父母的對面,瞅著他們憔悴的面龐,與父母相互思忖著各自的心思,中間樹起一道無形的冷牆又有何異?從呀呀學語到滿腹經綸,身邊最親的人,同時對子女花費最大心思的人只有父母。
但,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改變,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代溝,最親的人便從最近的生活距離跨越到了最遙遠的距離。從無話不談似朋友的親近到無話可談似陌生人的遙遠,這使父母與子女的心靈之間就好像兩個人孤寂地站在一望無涯,波濤洶湧的大海兩岸,無法溝通,遙不可及;也似身在異鄉流浪魄落的遊子,在大陸彼岸望著它不能迴歸時的無助。
原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任何其他距離,而是兩顆心的距離。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不是一兩天就能拉近的,只有心靈的主人努力縮短這段距離,世界才不會有更多無可跨越的鴻溝。
試題分析:這道題的材料由兩句名言組成,第一句主要描述當今社會人們玩手機的姿態與100年前人們吸鴉片的姿態驚人相似。第二句主要描述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兩個人坐在一起,對方卻在玩手機。
兩句名言,描繪的是兩個生活場景,共同揭示這樣一個事實:當今社會,手機關閉了人們的心靈之窗,讓人們的交流越來越少、關係越來越疏遠、隔閡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事實,你是怎樣想的,有怎樣的感悟?
審題時,可以抓住其中一句,進行透徹分析。如第一句,百年前躺著吸鴉片,曾經對整個國家和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百年後躺著玩手機,是否也會如此呢?可以做出自己的分析。
也可以採用綜合分析法,將兩則材料的內涵加以分析、綜合和概括,然後歸納出一個比較全面的觀點。比如可以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談高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談生活裡的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談學習與娛樂的關係等,只要是從材料生髮而出的,都應該是恰當的角度。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60分 老師去為學生準備咖啡,回來時端著一大壺咖啡和各式各樣的杯子,這
立意不錯,沒有跑題。例子也很好。我是這樣理解的 我們追求的大多數東西並沒有什麼特別實用,只是在追求虛榮。在社會上摸牌滾打之後,我們漸漸忘記我們到底需要什麼,被繁華迷失雙眼。別讓眼迷亂,心蒙塵。不要材料引材料,弊病,立意 知足常樂 順帶一句,三樓立意還不錯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個教...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隨著世界經濟的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物質社會,人難免略顯浮躁。我們習慣用利益 金錢來衡量一個事物的存在價值,有價值的稱之為 有用 沒有價值或者價值較少的我們就稱之為 無用 無用之事少做或不做,有用之事則爭搶著去做。即使是讀書,也帶著一副有色眼鏡。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氾濫,而尚能清心寡慾 自得其樂地讀讀書的人,越來越少...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
像詩人那樣生活 與生命一起流淌的,柴米油鹽,或者書劍俠氣,漂泊著一種曠世的久遠,憂愁的訴說,寂寞的高傲。輕笑泯恩仇,山中畫,水中酒。免不了笑侃,生活中沉澱不了的連珠妙語,稱不上是詩。寂靜時身披翠綠的蓑衣,傷悲時盡是沙礫與黃土翻騰。岩石上屹立著奇崛的松柏,竹葉抖落了往日的滄海桑田,挑著柴的?g乃聲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