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偶然》《沙揚娜拉》《再別康橋》選其中一片寫賞析文誰

2021-03-04 01:53:09 字數 4562 閱讀 5836

1樓:弓夏梔香長

《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抒發的是什麼呢?三句話概括:是一種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意是主觀思想感情;境是詩內描寫的客觀景物。何謂意境?是人物的主觀思想情感和客觀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個性色彩的藝術畫面,既稱為有意境。

當然我們欣賞徐志摩的詩和欣賞別的詩一樣,需要調動對生活的積累,需要調動我們對知識的積累,然後我們一節節的講這首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句詩若分析的話,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

還有,還加上一句,作別西天的雲彩,西天的彩霞給我們一個印象,就是為後面的描寫佈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這句話來概括,為這個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盪漾",這句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裡"柳"——"留",留別有惜別的含義,它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牽掛用"在我心頭盪漾",把牽掛表現的非常形象。

當然他的手法是比擬的手法(擬人、擬物),與第三句話合在一起講,"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這一句詩突出了康河的明靜和自由自在的狀況,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時表現一種愛心,那水草好像在歡迎著詩人的到來。再次,我覺得它不是完全脫離中國詩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國的古詩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

第二句是化客為主,第三句是移主為客,做到兩相交融,物我難忘。這兩句詩正好表現出徐志摩和康橋的密切關係。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三個方面:

確定了理想,步入了詩壇,美妙的風光中,抒發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我們欣賞詩也是從形象入手,來逐漸接受詩人的心靈的。

第四節是轉折點,"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句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實"是景物的描寫,"虛"是象徵手法的運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來,"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紅光,是實寫。

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擋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紅,有的綠,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這個"揉"寫的很好,同時也是自己夢想的破滅。那麼這個夢引起我們什麼感覺呢?

這使我想起了聞一多先生紀念它的長女夭折時寫的一首詩。他用了一個比喻"像夏天裡的一個夢,像夢裡的一聲鍾",大家知道夢境是美好的,鐘聲是悠揚的,然而是短暫的,所以彩虹似的夢似美麗而短暫的。2023年他的夢想破滅了,又與陸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節,既然談到夢,那麼這次再來康橋,再回母校,是不是來尋夢的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處放歌。

"這句詩是徐志摩對往昔生活的回憶、留戀,他在康橋生活的兩年,悠哉悠哉。他那時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實的,對明天懷著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輝"來比喻那時的生活,帶有象徵的意味。

最好的詩是第三句詩。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回到現實仍然是哀傷,所以"悄悄是離別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句詩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集中表現了離別的惆悵。

這句詩就需要聯絡別的詩,包括古詩來理解。"悄悄是離別的笙蕭"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描述了蕭聲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聲是歡悅的,所以"蕭"來比喻"悄悄"來說明詩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動作帶有詩人的感情,接著"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詩歌講究精練,為什麼一再重複"沉默""悄悄""輕輕"?這不是浪費語言,而恰恰是他的重點。 其實"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

例如,柳永的《雨霖鈴》中的語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再如蘇軾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他回憶他的妻子王弗死後的十年,回憶他們相見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此處無聲勝有聲",還有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使用反襯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開,可惜好友欲離我而去。

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下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內。"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往往用在評價詩,意思詩不說愁,卻把愁表現得最為恰當,看著朋友走掉,長久孤立的站著,表現感情的深厚。

如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即抒情"。所以"唯見長江天際流"能引起我們很多的遐想,又如利於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要能讓我們產生聯想的詩就是好詩,這些都告訴我們欣賞詩要調動我們知識的積累,像形、相似的詩能在頭腦中產生,用此來理解新詩。寫得好都是詩人生活經歷的提煉和昇華,換句話,我們通過生活的橋樑可以達到詩人的心靈。

例如,剛離開父母的學子讀《再別康橋》是不是更有感覺?為什麼"沉默時感情最深"呢?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達時機、船都已走了,但送別的人佇立不動,若有所思。

結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康橋尚且如此,詩人何以堪?實際反襯了詩人對康橋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帶著詩人的主觀感情了。 第七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認為"雲彩"有象徵意味,代表彩虹似的夢,它倒映在水中,但並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以上才是深入理解了這首詩。 再粗略講一下,《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美。**美是徐志摩最強調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反覆的,加強節奏感,且其中的詞是重疊的,例如"悄悄"、"輕輕"、"沉默",再者每句詩換韻,因為感情是變化的,所以不是一韻到底的。

再是音尺,"輕輕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潑好動的性格,再是壓韻。所謂建築美,

一、三句詩排在前面,

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視覺美,**是聽覺,繪畫是視覺,視覺美與聽覺美融通,讀起來才會感覺好。再談到繪畫美即是詞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感和柔美感。 這三者結合起來,徐志摩追求"整體當中求變化,參差當中求異",顯示出新月似的特點和個性,所以我概括為:

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飄逸的風格。

2樓:匿名使用者

沙揚娜拉一首

——贈日本女郎

徐志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徐志摩在陪同泰戈爾遊覽日本時,于飛機場見到一日本女子,被她的美麗所感染而寫下這首詩,詩的伊始,以一個構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嬌羞之態。「低頭的溫柔」與「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兩個並列的意象妥貼地重疊在一起,人耶?花耶?

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們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朧的美感透徹肺腑,象吸進了水仙花的香氣一樣。接下來,是陽關三疊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紙背,濃得化不開。

「蜜甜的憂愁」當是全詩的詩眼,使用矛盾修辭法,不僅拉大了情感之間的張力,而且使其更趨於飽滿。「沙揚娜拉」是迄今為止對日語「再見」一詞最美麗的移譯,既是楊柳依依的揮手作別,又彷彿在呼喚那女郎溫柔的名字。悠悠離愁,千種風情,盡在不言之中!

以一種簡單而單純的美麗表現了詩人有著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再別康橋和沙揚娜拉做比較寫一篇賞析文章

3樓:滄海半杯

《再別康橋》讓我看到了一顆詩人的心---一顆坦露的真誠的赤子之心.還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美的自然、美的人生、美的夢想的眷戀與追求.怎麼能說這些沒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呢?

康橋對於徐志摩而言,不只是風光宜人,景物清新的求學之地,更是徐志摩精神的家園,「康橋」被他稱為「難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的依戀之鄉」.康橋的自然風光開啟了詩人的心靈,詩人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的晚鐘聲,聽河裡倦牛芻草聲,大自然的優美、寧靜、和諧在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詩人的性靈.他在自然的「真美」與「純美」中,追求生命的「真」「善」「美」,生命的「真」「善」「美」間接的反映到藝術作品中,藝術形式倒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應該說,沒有對自然、對生命、對藝術的摯感真情,沒有一顆坦露的熱烈的赤子之心,也就沒有《再別康橋》.

《沙揚娜拉》這組詩無論在情趣和文體上,都明顯受泰翁田園小詩的影響,所短的只是長者的睿智和徹悟,所長的卻是浪漫詩人的靈動和風流情懷.誠如徐志摩後來在《猛虎集·序文》裡所說的:「在這集子裡初期的洶湧性雖已消減,但大部分還是情感的無關攔的泛濫,……」不過這情實在是「濫」得可以,「濫」得美麗,特別是「贈日本女郎」這一節,那萍水相逢、執手相看的朦朧情意,被詩人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詩的伊始,以一個構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嬌羞之態.「低頭的溫柔」與「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兩個並列的意象妥貼地重疊在一起,人耶?花耶?

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們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朧的美感透徹肺腑,象吸進了水仙花的香氣一樣.接下來,是陽關三疊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紙背,濃得化不開.

「蜜甜的憂愁」當是全詩的詩眼,使用矛盾修辭法,不僅拉大了情感之間的張力,而且使其更趨於飽滿. 「沙揚娜拉」是迄今為止對日語「再見」一詞最美麗的移譯,詩人在短短五行詩句中,十分微妙而逼真地勾勒了送別者的形態和內心活動這詩是簡單的,也是美麗的;其美麗也許正因為其簡單溫柔的舉止,嬌羞的表情,以及聲調裡所包含的蜜甜的憂愁,從而形神兼備地再現了在特定場景中的日本女性的鮮明形象,充分地顯示了詩人繪態傳神的藝術功力.僅以廖廖數語,便構建起一座審美的舞臺,將司空見慣的人生戲劇搬演上去,讓人們品味其中亙古不變的世道人情,既是楊柳依依的揮手作別,又彷彿在呼喚那女郎溫柔的名字.

悠悠離愁,千種風情,盡在不言之中!而隱在詩後面的態度則無疑是:既然歲月荏苒,光陰似箭,我們更應該以審美的態度,對待每一寸人生.

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康橋在什麼地方

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再別康橋 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1920年10月 1922年8月,詩人曾遊...

再別康橋中作者的感情有幾次變化,再別康橋中作者面對康橋的感情的變化路線

再別康橋 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感情有六次變化,變化過程為 來時輕快 沉醉眷戀 淡淡的憂傷 激昂 悄悄的沉醉 去也瀟灑。詩歌首節體現的是作者來時輕快的心情,二 三節抒發了詩人對母校康橋濃濃的眷戀之情,第四節卻轉為淡淡的憂傷,第五節又達到情感的高潮,第六節再轉為悄悄的激昂,迴歸沉醉,最後一節是離開時的瀟灑...

再別康橋搞笑版,誰有《再別康橋》的搞笑版

再別康橋 東北方言版 再別康橋 徐志摩 鳥悄兒的我走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蔫巴的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得了八嗖的招手,我輕輕的招手,磨嘰西天的雲彩。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泡子邊的金柳,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媳婦兒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倩磴兒,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汩湧。在我的心頭盪漾。埋了巴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