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意義何在?有何啟示意義

2021-03-04 06:47:28 字數 5578 閱讀 5506

1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語出先秦時期道家學說的創始人、古代著名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意為:世界上最善的事物莫過於水。

水施萬物而與世無爭,哺育眾生但不求厚報,養育天地卻從不自恃…… 「上善若水」昭示人們:崇尚善良要像水之走下一樣,自覺而行,勿須外力;處世要向水一樣,容萬物而不爭,不棄卑微,不辭涓流,廣採博納,融會百川;做人要像水一樣,清澈透明,坦誠無偽,潔身自好,如際遇汙穢要儘快過濾沉澱以鑑分清濁;做事要像水一樣,不偏不傾,公平公正,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要在蜿蜒曲折中奔流到海;對境遇要像水一樣,不擇不剔,隨遇而安,既有隨方就圓的靈活性,又有秉性不移的原則性。 「上」「善」「若」「水」新解

這裡將談到的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分別就「上」、「善」、「若」、「水」四字進行新的詮釋,稱之為新時代領導者四大必備素質。

「上」,本是「極至」的意思,這裡解釋為上進、進取之意。領導者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他們積極向上,不安於現狀、不畏艱難,勇於開拓創新。在風起雲湧的商海中,他們始終是站在風口浪尖的弄潮兒。

「善」,是善意、善良。領導者應該從善如流,友善地對待員工、和善地服務於顧客、慈善地面向社會。雖然商場如戰場,但是我們的社會更多地倡導尋求共贏,而不是把對手置於死地的殘酷競爭。

「若」,本是「像,似」之意,這裡解釋為學習力、模仿力。領導者在成績面前永遠不能自滿,追求更大的成功需要不斷地學習、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對手或者跨行業企業所取得的成績,更要善於學習。

「水」,這裡引申為胸懷。領導者須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才能笑對商海潮起潮落。

領導者恪守「上」、「善」、「若」、「水」四字原則,則「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賈平凹)

2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這裡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

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

「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

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

"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

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

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了,回到了家鄉(可能是務農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李」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

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

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迴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

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

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裡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範疇。

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

3樓:匿名使用者

用現在的套話官話就是說義務和名利是統一的,還有就是大善有大報。

談談你對上善若水的感悟

4樓:文子

上善若水復,第一層字面上的意思制就是最

高尚的bai善就如同水一du樣。第二層告訴了人們原因,zhi就是說水善於滋潤dao萬物而把自己放在不起眼的位置。

水代表了善於滋潤萬物而不爭。最善的人,所處的位置自然最不引人注目,做事善於保持冷靜,待人和善真誠、友愛和無私。

說話善於守信用,做事善於發揮自己所長,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5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來

水包含的意義很廣源,我覺得無必要將全部解釋都要勉強說出來, 希望能將自己感受到的說出來.

上善 意向善,行善; 善,有7種,是達到道的途徑和修行.

水就是道的表現, 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善處地也,這是其中一點,海納百川, 就是將四方的河流都容納到一起,從而成為百川之王,成為所有河流的落腳點.人也一樣,像水一樣,集百家之所成,必定能有所成就.

一個人的胸襟廣闊,能容下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人,能更加得到他人的認同.從工作上看,這點尤其重要. 公司是一個團體, 工作是一個團體合作的過程,沒有得到同事的認同,是很難有效開展工作.

如果能像水一樣處理問題,工作往往事半功倍.

6樓:匿名使用者

水,應該是最高階的一種狀態。它不與萬物爭寵,身處窪處,正因為將自己的位置降得很低,回所以才能把所有的答一切吸納進來,反過來滋養萬物。水的適應能力也是很強的。

如果你是一個圓桶,那它就變成圓的;如果你是一個方塊,它就變成方的;你把手伸進水裡,它會自如地接納你,和你的手配合得天衣無縫。

7樓:匿名使用者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內以最接近於「道」。容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8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來 字面的

意思已經被百源度解釋爛了

拆開了來bai說吧du 上善好理解 我認為關鍵是zhi一個水字

喝的是水 洗澡用dao的是水 甚至生物課本也會說 人體的體重有百分之多少都是水

個人理解 水也不完全是個好東西 氾濫的是洪水和泥石流 就像一個人 上善固然是好的 可是如果變成了一個濫好人 他的主觀意識也許沒有錯 但是他本身對單位 但企業而言 這種人是沒有多大價值呢

用個名人名言來結尾吧

唐太宗說過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可見水的利弊在於實際中的應用

9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①。

bai水善利萬du物而不爭,處眾人zhi之所惡②,故幾dao於道③。內

居,善地;心,善淵④;與,容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動,善時⑦。夫唯不爭,故無尤⑧。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看法對我們當代社會有無現實意義

10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這是一種比較高遠的人生態度,意義深遠不用懷疑。

當然,現在社會比較浮躁,所以,能看出來反而比較難。我想,就算是在以前,發現也非常的難。所以,以老子的智慧才專門提出來。我談一下它對於現實生活的意義。

一:上善之於我們

我們最不懷疑的關愛來自於父母之愛,無論你做了什麼事,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地點,我們總是深信一點:我們的父母是深愛我們的。

愛人者,人皆愛之。所以,我們往往同樣的深愛著自己的父母。如果有條件,我們會多報答父母之愛。

父母這種愛就是上善若水裡面所談的愛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近於道。

父母愛我們,給予我們一切他認為好的,希望我們變的更好,並願為此而努力付出,很多人把父母比喻成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仔細想想,很有深意。

二:上善之於事業

如果說和我們切身利益最想關的,那就是事業了。很多人覺得,如果想要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全力爭取,一點也不能讓步。爭取使事業成功的上進之心是好的,但是,為人處事卻處處好強,只不過使自己事半而功倍罷了。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關心我們的老同事勸我們說:低調做人,高調事做。就其本質來說,也就和上善若水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多做事,少說話,把自己資態放低,把工作情緒高漲。難道說不是嗎?如果你想要仔細的瞭解低調做人的好處,不如買些相關的書籍,相信可以收穫頗豐。

三:上善之於王業

王圖霸業,人之慾望所以,自是沒人願意於人分享了。在這個最不能讓人接受的地方,上善依然如故的發揮著它巨大的作用。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恆公小白,他在自己稱霸的時候,每一次戰爭取得了成績,總是先把成果分給他的盟友。由此得到了他的盟友的信任於支援,最終成為無可爭議的天下霸主。小白總結其稱霸的祕訣時說:

就是仕義。

楚漢相爭,劉邦反得到了天下,同樣是由於他的品德接近於上善有關。他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

你看,這是不是因為劉邦來幫他的大臣成就事業,最終反而成就了他的事業了?

我們反看項羽,韓信是這麼評價他的:婦人之仁,匹夫之勇。他愛自己的將士,他因為將士生了疾病流淚,在糧食最困難時,和將士同進相同的糧食,不能說不愛將士了。

然而取得了成績之後,卻全給自己一個人獨佔,所以只是婦人之仁。每回打仗時,總是身先士卒,攻城略地,戰無不勝。不能說不勇了。

然而,每回打仗的時候,他一出現,他的將士只能當他的配角,只有他才是男一號,別人只是路人甲乙丙丁而已。每攻佔一個城池,必大開殺戮。看似勇猛,其實失盡天下人心;看似天下第一英雄,實際不過是天下第一殺人魔頭罷了。

想必我們不會忘記阿房宮的那把大火吧。

上善若水,利萬物,不爭,居惡位。不爭,故無咎。

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孟子的啟示孟子言論對後世的啟示意義

孟子認為要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 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 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

大學的意義何在大學的意義何在

說到這個話題,我先自我宣告一點 我是一位大專學生,今年6月份才畢業。所以,倒是挺想說一下。大學生活中,從一進校園就應該給自己一個相對明確的規劃,這一點,可以多去問一些你認為比你強或是優秀的學長學姐們,但是切記 莫不可全聽!因為每個人的道路是不一樣的。最後要自己總結一下,再結合自身目標或需求,量身而作...

人,活著,意義何在,活著的意義何在

人活著要有願望,為了實現願望就會充滿動力 其實享受生活和奮鬥的過程才是生活的快樂源泉 你這個年齡問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你只是其中一個。因為這時的你思想活躍,內心向往自由不羈,無拘無束,包括行為的也包括思想的。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就是純粹的好奇心使然,大有 少年不識愁滋味 為賦新詞強說愁 的感覺。其實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