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席利枋
理想治國典制
《周禮》展示了一個完善的國家典制,國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於哲理。
國都:《周禮》國都地點的選擇,是通過土圭來確定的。《周禮·大宗伯》雲: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
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
九畿:王畿是以王城為中心建立,王畿之外有所謂九畿。九畿的分佈,是以方千里的王畿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裡之地,依次劃分為侯畿、甸畿、男畿、採畿、衛畿、蠻畿、夷畿、鎮畿、蕃畿等九層,大小相套,依次迭遠。
相鄰之畿的間隔都是五百里。
居民組織:《周禮》的居民組織有兩類:國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稱為鄉,郊外之地稱為遂。
鄉之下細分為州、黨、族、閭、比等五級行政組織。遂之下細分為鄰、裡、酇、鄙、縣等五級行政組織,鄉、遂各級組織的編制極其整齊。此外,鄉和遂的數量都是六個。
農田規劃: 《周禮》對於野的農田的規劃,也是整齊劃一。《地官·遂人》雲:
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溝洫、道路系統有嚴格的丈尺規定。據鄭玄注,遂,寬、深各二尺;溝,寬、深各四尺;洫,寬、深各八尺;澮,寬二尋、深二仞。
溝洫上的道路的寬度,徑可以讓牛馬通過,畛可以讓大車(車軌寬六尺)通過,塗可以讓一輛乘車(車軌寬八尺)通過,道可以讓兩輛乘車通過,路可以讓三輛乘車通過。
僅就以上數例,就不難發現《周禮》的制度有相當的理想化的成分。將國都建在地中,其理論色彩十分鮮明,實際上是無法操作的。因此,《周禮》是理想國的藍圖。
人法天的思想
《周禮》的立意,並非要實錄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為千秋萬世立法則。作者希冀透過此書表達自己對社會、對天人關係的哲學思考,全書的謀篇佈局,無不受此左右。儒家認為,人和社會都不過是自然精神的複製品。
戰國時期,陰陽五行思想勃興,學術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風,講求人與自然的聯絡,主張社會組織仿效自然法則,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說。《周禮》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積極奉行者。
《周禮》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為間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說的宇宙。《周禮》六官即六卿,根據作者的安排,每卿統領六十官職。
所以,六卿的職官總數為三百六十。眾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數。《周禮》原名《周官》,此書名緣何而起,前人曾有許多猜測。
依筆者之見,所謂《周官》,其實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為書名,暗含了該書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數的佈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則。其後,劉歆將《周官》更名為《周禮》,雖然有抬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卻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在儒家的傳統理念中,陰、陽是最基本的一對哲學範疇,天下萬物,非陰即陽。《周禮》作者將這一本屬於思想領域的概念,充分運用到了政治機制的層面。《周禮》中的陰陽,幾乎無處不在。
《天官·內小臣》說政令有陽令、陰令;《天官·內宰》說禮儀有陽禮、陰禮;《地官·牧人》說祭祀有陽祀、陰祀等等。王城中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佈局,也是陰陽思想的體現。南為陽,故天子南面聽朝;北為陰,故王后北面治市。
左為陽,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廟在左;右為陰,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如前所述,《周禮》王城的選址也是在陰陽之中。所以,錢穆先生說,《周禮》把整個宇宙,全部人生,都陰陽配偶化了(《周官著作時代考》)。
戰國又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時代。陰、陽二氣相互摩蕩,產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間萬事萬物,都得納入以五行作為間架的體系,如東南西北中等五方,宮商角徵羽等五聲,青赤白黑黃等五色,酸苦辛鹹甘等五味,等等。
五行思想在《周禮》中也得到了重要體現。在《周禮》的國家重大祭祀中,地官奉牛牲、春官奉雞牲、夏官奉羊牲、秋官奉犬牲、冬官奉豕牲。眾所周知,在五行體系中,雞為木畜,羊為火畜、犬為金畜、豕為水畜、牛為土畜。
《周禮》五官所奉五牲,與五行思想中五畜與五方的對應關係完全一致,具有明顯的五行象類的思想。與此相呼應,地官有牛人一職,春官有雞人一職,夏官有羊人一職,秋官有犬人一職,冬官有豕人一職。
綜上所述,《周禮》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的藍圖。這樣說,絲毫不意味著《周禮》中沒有先秦禮制的素地。恰恰相反,作者對前代的史料作了很多吸收,但不是簡單移用,而是按照其哲學理念進行某些改造,然後與作者創新的材料糅合,構成新的體系。
學術與治術兼包
《周禮》一書,體大思精,學術與治術無所不包,因而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所謂學術,是說該書從來就是今古文之爭的焦點。漢代經籍,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的稱為今文經,用六國古文書寫的稱為古文經。
漢初在孔子府宅的夾壁中發現的文獻,以及在民間徵得的文獻大多是古文經,而立於學官的都是今文經。今文經與古文經的記載不盡一致,因而雙方時有爭論。漢代古文學以《周禮》為大宗,今文學以《禮記·王制》為大宗。
為此,《周禮》每每成為論戰中的焦點,加之它傳授端緒不明,屢屢受到今文學家的詰難,如著名經師何休就貶之為六國陰謀之書;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則指斥它出於王莽篡漢時劉歆的偽造。相反,褒之者如劉歆、鄭玄等則譽之為周公之典。
儘管如此,《周禮》依然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唐人為九經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賈公彥的《周禮疏》,受到朱熹的讚賞。清儒為十三經作新疏,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冠絕一世,至今無有出其右者。
歷代學者圍繞《周禮》真偽等問題所作的種種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謂治術,是說《周禮》作為一部治國綱領,成為歷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稱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篤信《周禮》出自周公,書中完善的官制體系和豐富的治國思想,成為帝王、文人取之不盡的人文。
《周禮》對**、百姓,採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輔的方針,不僅顯示了相當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著駕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庫財物的措施,嚴密細緻,相互制約,體現了高超的運籌智慧。書中有許多至今猶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鑑的制度。
歷史上每逢重大變革之際,多有把《周禮》作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從中尋找變法或改革的思想**者,如西漢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變法無不以《周禮》為圭臬。清末,外患內憂交逼,為挽救頹勢,孫詒讓作《周官政要》,證明《周禮》所蘊涵的治國之道不亞於西方。朝鮮時代後期的著名學者丁若鏞(號茶山),曾撰作三十萬言的《經世遺表》,主張用《周禮》改革朝鮮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脫離現實來勾畫理想國的藍圖,《周禮》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歷史材料加以填充。不過,作者在使用時往往根據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這是讀《周禮》時必須注意的,這也正是此書的複雜之處。
制禮名目繁多
周禮是表示等級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禮儀規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禮、嘉禮、凶禮、賓禮、軍禮等,是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禮樂制度自周公制定後,任何人都不能修改。
周王有權懲罰違禮的貴族。
周王朝初期的統治者實行了封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貴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屬國。周公在分邦建國的基礎上制禮作樂,總結、繼承、完善,從而系統地建立了一整套有關禮樂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諡制、法制、嫡長子繼承製和樂制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和貴賤等級制。在殷商時,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不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
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旦還制定子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以調整**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政權的統治,這就是所謂的禮樂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秩序的社會。
西周的禮樂制度,屬於上層建築範疇,是維護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範和各項典章制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別保持一致。
西周的禮樂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禮樂文化與禮樂文明,對後來歷代中國文化都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有別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方面。
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即宗法制,進一步講是繼承製的確立。殷代從康丁以後,歷經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紂),明顯地廢除了傳弟制而確立了傳子制。周在周公之前也沒確立嫡長制,繼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歷。
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卻以武王姬發為太子。自周公以後,歷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傳子的,這不是偶然的,這種制度即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應歸功於周公。嫡長子繼承製確立以後,只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經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爭奪王位,起到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秩序的作用。
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的核心內容。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於奴隸制的上層建築。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諸侯對周天子說來是小宗。而這些諸侯在自己封國內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這樣組成一個寶塔形結構,它的頂端是周天子。
周代大封同姓諸侯,目的之一是要組成這個以血緣紐帶結合起來的政權結構,它比殷代的聯盟形式前進了一大步。
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對異姓諸侯則視為甥舅關係。血緣婚姻關係組成了周人的統治系統。到春秋戰國時代暴露了它的弱點,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但在當時的具體條件下,無疑形成了一種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層次分明的政權機構,一種遠較殷人的統治為進步的機構。
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維護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諸侯卑的等級森嚴的禮法。這種禮法是隸屬關係的外在化。反過來,它又起到鞏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維護父權制,維護周天子統治,誰要是違反了禮儀、居室、服飾、用具等等的具體規定,便視為非禮、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則必以土地國有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極一時的時代,並非虛構。
由此引申出來的田裡不鬻;土地不許買賣,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給姜太公以專征專伐的特權,那麼,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時代或更早確立而為周公所法定下來的。為了加強**王朝對地方的統治,冊封、巡狩、朝覲、貢納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
周公的制禮作樂,一方面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系統化,另一方面也是周人具體實踐的總結。
學術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職研究生有什麼區別
1 概念不同 中國實行的學位教育主要分為 學術型學位 學術理論研究 或專業型學位 注重操作實際能力 兩種教育並軌,但一直以來,更偏重學術型學位教育,而少注重專業型學位教育,所以很多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畢業後,只能大談闊論,能理論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在職研究生是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的身份,半脫產,部分...
佛教的學術研究沒意義嗎,佛教,基督教與以及對學術研究宗教的看法,希望聽取大家的意見
非常的有意義。不過要大智慧的人才去研究,研究不正確的話只能是害人害己。沒有意義請看下文 即使窮研佛理,而不如法修持,不僅不能得見道跡,解脫生死,更會因理論堅強,我慢心生起,而有墮諸惡趣的危機呢 所以修行須如廣欽老和尚所開示的 一 經藏全在心,戒定慧也在心。戒定慧不是用講話而已,是用行的,即是要修五蘊...
費孝通在反思一生學術研究時,提出「文化自覺論」。他說 「生活
恩,首先非來常的高興能為您解答該問源題 首先我bai說下我個人的答du案 d 下面是分析其實本題zhi是較為簡單的一道dao題目。其答題的關鍵在於最後一句話 加強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 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這就是文化自覺地作用,但是選項沒有,那就是同義的轉換了。首先最後一句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