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多多看啊含部。
一三九、憂惱生起經:本經敘述憂悲惱苦之起因,乃在於有我見。聖弟.子得正慧之故,能盡苦邊。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由於有了甚麼的緣故,就會有了甚麼之生起?而到底是被甚麼所繫,被甚麼所著?
而在於何處見為我(認為甚麼是我),而使那些未生起的憂悲惱苦會生起?那些已生起的憂悲惱苦,一再的增廣呢?」
諸比丘們白佛說:「世尊乃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因此,惟願為他們廣說。諸比丘們聽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諸比丘們說:「由於有了色陰之故,才會有了色陰之生起,而被色陰所繫所著之故,才會對於色,而認為有我之見。
因之而將未起的憂悲惱苦,使其生起。已生起之憂悲惱苦,一再的令其增廣。受想行識,也是如是。
」佛.陀並垂問說:「諸比丘們!
你們的意見如何呢?色為常呢?為非常呢?
」大眾回答說:「是無常的,世尊!」佛.
陀又問:「如果為無常的話,是否為苦的嗎?」大眾回答說:
「是苦的,世尊!」。
佛.陀說:「像如是的,比丘們!
若無常的就是苦。由於有此苦之故,有此事之生起,而被系、被著、見我,將未生起之憂、悲、惱、苦,使其生起。已生起之憂、悲、惱、苦,一再的使其增廣。
受、想、行、識,也是如此。因此之故,諸比丘們!諸所有色,不管是過去、是未來、是現在,或者是內、是外,或者是粗、是細,或者是好、是醜,或者是遠、是近,那些一切的一切,均為非我、非異我(不是他之我)、不相在(不是此他兩者相結合的我),這就名叫正慧。
受想行識,也是如是(對於五陰,不認見為我等,為之正慧)。
若又見聞覺識(見聞覺知),起求、隨憶、隨覺、隨觀,這些 切的一切,均為非我、非異我、不相在,這就是名叫正慧(對於見聞覺知等,不看做是我等事就是正慧)。
如是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恆不變易,然而認為那些一切,均為非我、非異我、不相在,這就名叫正慧。
若又見有非此世間之我,非此世間之我所,非當來世之我,非當來世之我所,認為那一切的一切,均為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就名叫正慧(如前述一三六經裡,所說明的外空、內空、空空)。
如果多聞的聖弟.子在此六見處(六根處)觀察為非我、非我所的話,則如是之觀察,乃對於佛之狐疑已斷滅,對於法,對於僧之狐疑已斷滅,這就名叫比丘。多聞的聖弟.
子,已不再堪任身口意業,而趣三惡道(不會因作.惡業而墮三惡道等事)。假如曾有放逸,然而聖弟.
子,已決定向於三菩提(正覺),七有人天往來,作苦邊(七次於天界、人間轉.生後,就會得阿羅漢果而滅盡所有的苦惱,而終止輪迴,是須陀洹果!預流果、初果)。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2樓:鞏運凡
只有一法:
實修心性是重點~(說食數寶沒有用)..要」先他後我」~(要真正的喜歡別人)..過一陣子再回頭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進步了…(可別白修了)…」海濤法師有云:
聽聞佛法的不少~真正實修的不多…」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末法時期了~沒幾個修上去的~~除非...
3樓:匿名使用者
讀經是破我執的最好辦法。
《金剛經》《維摩詰所說經》《楞嚴經》。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告訴你去死了可以投生極樂你會去做嗎,這就叫我執。
5樓:義皖疏
無我才能忘我,忘我才能尋我。
6樓:十色光之歌
你搜·佛眼透視男女人
佛經中的心靜就沒病了怎麼才能心靜
理搞清楚了,我們相信會有這種現象產生,我們不懷疑了。所以在這個世間,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麼原因?古人有句話說 憂能使人老 憂慮就是煩惱,有憂慮的人 有牽掛的人 有心事的人 有慾望的人,這人老化很快 你要把這些東西統統丟掉,壽命長,沒看到你衰老。什麼原因?你沒有想到老,你起心動念裡頭沒有...
怎樣才能讓心靜下來,怎麼樣才能讓心靜下來
你好,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想尋找一份寧靜,找一個獨處的空間,然後讓自己的思緒隨風飄蕩,在胡思亂想的寧靜中暫且逃避一下。當靈魂承受不住生活的負載時,只能向天空發出累了的訊號,太累了,這種累的感覺可不是常人能夠想象。每一天都想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份寧靜,然而,真的很難。人從生下來的...
怎樣才能讓心靜下來怎麼讓心靜下來。
首先,要先知道自己的心為什麼靜不下來,因為什麼事情在糾結還是在煩躁,知道了事情,還是要自己勸自己,讓自己放寬心,不論因為什麼事情,都不能氣自己,讓自己煩躁,是最不明智的,或者,事情根本不是我們自己想的那樣,是我們自己在和自己糾結也不一定哦,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聽聽歌,如果想靜,就看看 或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