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天地不仁與善仁A這兩個仁有何不

2021-03-05 09:21:31 字數 6477 閱讀 6198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仁,做動詞,仁義,

第二個仁,做形容詞,厚道

老子的仁,有無為的,追求自然,和諧

孔子的仁,是有所為,追求仁政,民為貴.

第一個仁應做名詞解釋吧..!

天地不仁的意思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

第二個是形容詞! 意思是交友像水那樣親切!!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老子 仁愛.. 對他人仁愛! 大道同天,其實一切皆有「生命」,皆有通性,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物種,沒有道理去掠奪其他物種的生存的空間和資源,

2樓:匿名使用者

「天地不仁」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芻chu 狗:古時候祭祀時用草紮成的象徵性的草狗,人們在祭祀過程中把它當作狗而給以煞有介事的認真對待,但在祭祀過後,就把它作為一堆茅草而隨便拋棄。可見,"芻"之成"狗"乃是一時的因緣際會,"狗"之成"芻"乃是返於本來。

以萬物、百姓為"芻狗"就是說萬物、百姓因某種因緣際會而在一定的場合扮演一定的身份角色(就像草包在祭祀時以"狗"的形態存在),而它們的本來則都不過是"草"的不同變現。在這個"草包"〈或者說「紙老虎」〉組成的世界,人不應把自己或其他存在的某方面表現或一時的角色扮演看得太篤定,而要對這因緣際會所呈現的風雲變幻抱持一種從容平和的心態,聽任萬物自然演變,自然發展。

2、將其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天地無所謂仁愛之心,把萬物都當作"芻狗"來看待;聖人也不執求仁愛之心,把百姓也當作"芻狗"來看待。

3、其文意是:統治者(或聖人)並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只是社會財富的協調者,當政者肆意揮灑的施捨無不取之於社會人群。喜作"恩主"而好行"仁愛"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對一些人的任意剝奪,以及對某些社會資源的強權佔用。

這樣的"仁愛"勢必促成一種強權主導下的隨心所欲的資源分配,要求統治者不要沉迷於"恩主"角色的扮演,而要充分體認到自己"本自無一物"的存在本性。

4、這裡的「仁」做動詞解,是「具有仁愛、慈愛之心」的意思。

「與善仁」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1、這是對水的擬人化描述,居善地是指水善處下而處眾人之所惡;心善淵則指水趨下而厚積,存心幽深而明澈;與善仁指水與水之間渾然無痕的親和性;言善信則指水靜則無聲,其聲言必隨其行,故言而有信;政善治指水世界總是易於清淨太平,百川納海末見其不能濁而澄;事善能指水"善利萬物","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動善時則指水善於應機順勢而行。

2、 譯文:水,居處善於擇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遊共處諧和相親,言行表裡如一,公共關係易於清靜太平,辦事能幹,行動善於應機順勢而行。

3、老子在這裡把水作為一個"行為者"或"行為者叢集"而進行了一系列擬人化的肯定評述,勸導人們以水為典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老子「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原則的體現者。

4、這裡的「仁」是形容詞,意思是「厚道、和諧」。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道」和「無為」,《道德經》中的「仁」只是當作一個詞彙使用,沒有太多的哲學內含。孔子的「仁」是一個哲學詞彙,在《論語》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泛愛眾而親仁。」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

孔子還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3樓:風風封封鋒鋒

在中國思想的歷史遺產中,孔子的思想具有重要地位。然而,歷代對孔子思想的評價,或將孔子思想經學化而當作「玄聖」「教主」 ,或將其虛無化而斥為與現代性思想尖銳對立的封建「孔家店」 ,或堅持對儒道差異加以形而上學二元對立,使孔子與老子成為相互對立的兩個極端,或否定孔子儒學思想的現代意義。這些絕對化的言述,值得學術界再檢討。

應該說,孔子思想與老子思想有著不可忽略的關係, 孔子在「禮」與「道」、「樂」與「仁」、「君子」境界與理想人格上的思想言說,對現代個體存在尺度和社會存在秩序有著新的闡釋意義,並在新世紀的中國思想重建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啟迪作用。

一 原始儒家思想的中心正規化問題

中國哲學精神的開放性,使得中國思想文化精神不是一個封閉系統,而是一個具有宇宙論、生死論、功利觀、意義論的精神價值整體。

在中國精神同西方精神(「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centri**)的對比中,學者們大多是提出「道中心主義」(tao-centri**)進行言述。 事實上,中國精神的**和內涵相當複雜,除了人們一般習慣說的「外儒內道」或「外道內儒」的「道中心主義」觀念外,還存在著「禮中心主義」、「仁中心主義」、「經中心主義」等話語。 因而,僅僅用「道」中心來囊括中國哲學精神是不夠的。

在思想歷史長河的汰變中,儒家逐漸取得了正統的地位。儒家中心地位使得「仁中心」或「經中心」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成為主導性話語,道家則作為這一中心的補充係數存在和發展著。這裡,在討論原典儒家的孔子思想之前,有必要對儒道之間關係的幾個重要的前提性問題略加澄清。

一,「道」之多層內涵與孔子論「道」。

有的學者將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兩種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核心範疇,上升到整個中國思想的根本代表的高度,大抵認為中國思想的根本表徵是「道」,或強調儒家思想體系的中心是「經」。 前一種說法尚值得進一步推敲,而後一種說法,在我看來則是頗有新意的,補充了「道中心主義」論述的不足。

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界有一種相對固定的看法,即老子重「道」,而孔子重「禮」,似乎「道」成為了老子的專利。事實上,中國思想家對「道」一詞的應用相當廣泛,「道」的含義十分豐富。就一般意義而言,不僅指古代道家思想流派,還引申為宗教義理的「學道」「得道」,以及「言說」「言道」等。

而且,在思想史中,不僅老子論「道」,孔子也論「道」。「道」在《論語》中共出現60次,用作孔子的術語44次,是一個極重要的術語。其主要意義可分為三個方面:

其一為具體形態的路途、行走、治理等。其中表示路途、途徑的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中道而廢」 等;表示行走或做的有:

「君子道者三」 等;表示治理的有:「道千乘之國」 等。其二為抽象的方法、技藝、言說等。

如方法:「不以其道得之」 等;技巧:「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等;行為: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等;言說:「夫子自道也」 等,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等;誘導,引導:

「道之以政」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等。其三,是超越性方面,如真理、思想等:「子曰: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 「本立而道生」 等。

因此,將「道」僅僅作為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思想的代稱,於事實有所不符,於學理有所不通,宜細察之。

二,「禮」中心與孔子思想闡釋的極端化。

孔子思想核心範疇的釐定,在學界爭論較大,最具代表性的是認為「禮」中心。 其負面性表現一方面在於,將孔子思想體系定為「禮」,將孔子思想政治制度化,從而否定其思想中的多維價值。另一方面,則將孔子思想化約化為「吃人的禮教」而徹底否定。

「五四」時期,由於當時政治文化運動的需要,孔子被作為封建禮教和舊文化的象徵,遭受到尖銳的批判。在西化思潮影響下,知識分子所看到的主要是「禮教」的孔子,即認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 「禮」,因此,清理「封建禮教」成為現代知識分子的首要工作,「打倒孔家店」之類極端的非學理的態度竟成為當時知識界的共識。其後,這種將孔子思想宗教化或漫畫化的觀點在學界佔據了主要地位,甚至成為學界的中心話語。

據此,高力克在《五四倫理革命與儒家德性傳統》中認為:「在激烈反孔的五四時期,儒家『仁』的道德理想亦未曾在知識份子的意義世界中失去影響。這樣,五四倫理革命就呈現出一幅矛盾的思想圖景:

在社會公共領域,作為啟蒙者的新文化人,倡言個人本位的、以「利」(權利、功利)為基礎的現代市民倫理;在個體精神領域,作為知識精英的新文化人,信奉的則是人倫本位的、以「仁」為基礎的傳統君子道德。這種立基於慾望的市民倫理與植根於德性的君子理想的價值張力,表徵著五四啟蒙時期中西人文傳統的激盪和衝突。」 無疑,這一問題在今天有重新闡釋的必要。

三,「樂」(快樂)中心論與孔子思想。

「樂」(快樂)中心論的主要代表是當代中國哲學家李澤厚,認為:「『樂』在中國哲學中實際具有本體的意義,它正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現。」「從而得到最大快樂的人生極致。

可見這個極致並非宗教性的而毋寧是審美性的。這也許就是中國樂感文化(以身心與宇宙自然合一為依歸)與西方罪感文化(以靈魂歸依上帝)的不同所在吧?」 李澤厚將中國文化看成與西方「罪感文化」相對立的「樂感文化」的歸納,有其巨集觀的比較文化哲學視野,但是在學理**上,似乎又有些簡單化。

在我看來,《論語》一書確乎有相當多的論「樂」的字句,共計「樂」字出現了46次,其中**的「樂」(yue)22次,如:「子語魯太師樂曰」 等; 快樂的「樂」(1e)15次,諸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人而不仁,如樂何?

」,「樂而不淫」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

今女安,則為之」 。另外,意思為「嗜好」共9次,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等。但是,是否可以說,快樂之樂成為了孔子的中心範疇,甚至成為《論語》的核心,仍然需要論據的支援。

近來,李天慶在《新孔子論》中認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樂」:「人同時兼有飲食之性與仁義之性,因此二者賴以統一的更高概念是樂。

樂的本體是人的全部本性的總和。孔子以『仁』釋『禮』,將作為外在規範的『禮』解釋為『仁』的內在要求,而『仁』又基於人的心理感情之『樂』,因而『樂』高於『仁』 更高於『禮』」。上述這種說法,我以為存在著不小的闡釋誤差,尤其是將孔子的樂(樂le),看成是「人對於生活、事業、道德、法制、信仰、超越等的需要,其滿足產生樂,其不滿足則產生苦,一苦一樂,即苦即樂,此即樂的本體的運動形式。

……如何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實現本體體證與天人合一,是當今哲學所面臨的課題,它呼喚著新的理論闡釋;實際上,這也正是我們用樂的本體取代仁的本體的根本目的。隨著本體概念的這種轉換,道德本體修養對於寡慾清心的要求的侷限也就不存在了。」這種論述問題的方式,已經將孔子現代化了。

其實,細加體認孔子對「樂」的看法,不難看到孔子對「樂」的看法是與其君子之仁的觀念緊密相連的,樂的物件,樂的依據,樂的人格顯現,決非一個簡單問題,更非只圖避苦趨樂的世俗之樂。孔子從未將「樂」看作是高於「仁」的東西,相反,他提出「人而不仁,如樂何?」的本體論問題,要求人們理解「貧而樂」、「簞食瓢飲之樂」、「發憤忘憂之樂」的含義,並將仁者(君子)之樂與智者之樂加以區分,強調樂的物件是「禮樂、善、賢」(益者三樂),樂的依據是至善至美(聞韶而樂不知肉味)。

樂的人格顯現是——中道中庸的君子人格呈現(樂而不淫,陋巷之樂)。應該說,「樂」是生命之仁的體現,「仁」 是樂的本體論依據。將孔子體系簡單地看作「樂」,並且在具體論述中,將樂與道德自律以及孔子欣賞的人格之「樂」,看成與「苦」相對立的,甚至將對慾望的必要控制也稱為「侷限」,那麼,孔子的「貧而樂」就成為不可理喻的,「陋巷之樂」的人格光彩和「樂而不淫」的自我約束就成為自找苦吃了。

或許新孔子論之 「新」,就在於用一種「樂本體論」取代「仁本體論」。

在我看來,在孔子思想中,「仁」是道德本體論和體系本體論,「禮」是政治倫理本體論,「樂」是審美本體論,這一切均以「仁」學思想為基礎。仁與經,仁與禮,仁與樂,仁與道,仁與內聖,仁與外王是一種複雜的多維結構,否定這種結構的多維性,將其還原為一種單一的說法,將會使孔子簡單化和漫畫化。

四,將儒家思想宗教化的新動向。

進入全球化時代,中國學者(包括海外華裔學者)將傳統文化研究同「現代性」問題聯絡起來,對孔子所代表的儒學思想的研究有了新的推進。如杜維明在「文化中國」的倡議中,將儒家的價值**成可以同西方的**教價值觀相等立的體系,張揚儒家精神。認為:

「如果儒家傳統不能對其作出建立性的迴應,乃至開出一些類似的嶄新價值,那麼連健康的傳統價值都可能因異化而變質,更不會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事實上,杜維明將中國儒學的創新與對西方文化的體認結合起來,使中國文化中所缺乏的發展因素能夠得到全面補充,將儒學儒教化實體化,而不再是一味地空想超越而難以落到制度和實處。當然,也有不少學者對杜維明的「文化中國」中過分明顯的宗教情緒提出了質疑。

同樣,香港的劉桂標從另一個方面將孔子同佛陀、**聯絡了起來。在《孔子與中國聖誕》中認為:儒家不但是世界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而且也可說是一種宗教。

「儒家同時亦講天道,此天道雖不同於具人格神意義的**,亦不同於具神通能力的佛陀,但它卻亦是形而上的而非經驗的,是一切價值的根源和人生安頓的基礎,因此,它同時具有超越的性格。在這個意義下,儒家亦可說一宗教,她是一既超越而又內在的宗教。」

這種將孔子思想宗教化的研究動向,不乏填補精神價值空白的意義,但是我的疑問仍然存在。而且問題還在於,我們是否還需注意問題的另一方面,即:既不可能超越歷史鴻溝而將孔子重新形而上學化或宗教化,也不可能同西方的超驗神學相比類而堅持其外在超越的宗教性。

儒學的血緣宗法制?仁蠱潯苊飭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詳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是說天和地是自然存在的事物,沒有思想,沒有和我們一樣的感情和好惡,也就不可能有什麼仁愛的心。天和地是以其自然規律來運轉的,不會愛什麼,不會恨什麼,世間萬物對他們來說,和芻狗是一樣的。芻狗,古人用穀草紮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靈的狗,使用後就被棄掉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其實就是...

古文翻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個他們答的都不對 因為這裡面的含義只有聖人知道 普通人的回答都不全面 因為他們不是聖人 如果他們知道這句話的含義 他們就是聖人了今後這句話的意思 聖人會親自告訴大家的 天地無私愛,故曰不仁。芻狗,用草扎的狗,替代真狗的道具。天地無私愛,聖人亦無私愛,萬物是天地自我進化的道具,百姓同樣也是聖人自我進...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真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嗎

道德經 是我國最經典 最偉大的著作之一,老子僅用五千言向我們闡述了他對自然 宇宙以及人生的認知,老子的 道 一直指引著人們的哲學思想,發展至今 道德經 已經被全世界所認知,據統計除了 聖經 以外,道德經 已經成為被翻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著作。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越來越關注 道德經 中的內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