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略有不同吧,我的理解是這樣:
無為而無不為,說的是依自然之道而「做」。「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體,從產生的過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外在強加的力量,所以說「道」是「無為」;但從其產生萬物的結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說「道」是「無不為」。所以,道家不是說「無為」而是說「無為而無不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放棄,而是說按規律、按邏輯自然發展和變化,不去強求。
心無所在而無所不在,說的是依心的覺察和認識去處理各種事務、完成各種工作,指的是不作妄執,中道而行,重點是如何「看待」事物。生活中我們對「無常」、「無我」的五蘊、四大認為是「常」和「我」,因此以假為真、以虛為實,念念不斷,產生種種幻想和牽掛,所以說是「妄執」,就是錯誤的執著。不執著,不分別,不是不去做,而是不去想做的目的。
放下慾望的約束執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為達到什麼得到什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只做應該做的事,這才是簡單而實際的覺者生活。
2樓:王炳森周易工作室
《道德經》提出的「無為而無不為」,要如何理解---
3樓:匿名使用者
無為指的是沒有意識地去做事情。我們一般做事總是處於某種動機或者目的才會去行動。但是古代的聖賢看到了其中的問題,所以說這話。
無為而無不為就是說當我們能無所求,不講條件做事情的時候,那我們就能完成任何事業。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混為一談。第一句是古時的政治家、君王引以《道德經》而感悟的治國之最高境界,其實無為本身就是最大的為之了。「心無所在而無所不在」這是修行的常語,就如「人最哦廣闊的就是心靈」一樣可包容萬物。
無為而無不為什麼意思?
5樓:水可無形
這非常符合馬克思哲學的觀點,也非常接近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這是將國學與馬克思哲學相互結合與論證。當然老子本來的意思恐怕老子自己明白,我們只能儘可能還原他的意思。
希望我們老祖宗國學的智慧儘量能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所以將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和馬克思哲學的「遵守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即新國學思路)。這樣就很容易明白老子的意思了。
無為=踏實遵守客觀規律
無不為≈無所不為≈「為所欲為」=發揮主觀能動性
既然無為要求老實地遵守客觀規律,在遵守客觀規律這個條件下『做一切都是合理的』,就可以無所不為,無所不為≈為所欲為,可以理解為「充分發揮創造力」
道家講『道法自然』,就是尊重客觀規律,道家的無為就是在踏實尊重客觀規律下有所作為,既然已經遵守客觀規律,接下來就要「無不為」,即積極發揮自身能動性,從而實現有為。
天有晝夜,所以我們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尊重客觀規律,是道家的無為(而晝伏夜出就是妄為)。但是在白天勞作中,我們要「無不為」,積極發揮自己創造力(主觀能動性),只要是勞作做什麼都可以,三教九流士農工商,從事任何職業,積極通過勞動創造價值。
就像我們學習一樣,好好聽老師所傳授知識,從而瞭解世界一些的規律,這是認識和尊重規律,這是無為;同時我們要積極且獨立思考,就是發揮創造力。
比如牛頓發現和論證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老實無為地學習和理解,同時既然『萬』有引力(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我們可否能發揮創造力窮盡思考(無不為):地月引力、日地引力、日月引力等,也就是無不在思考物體間的引力關係。
同時萬有引力的規律是客觀存在,我們無法摧毀和改變,所以我們要老實去遵守,這就是道家的無為思想。而無不為就是要在尊重客觀規律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就是利用『萬有引力』規律實現人類一切合乎規律的要求。
如利用科學規律開展火箭衛星、探月和登月工程、火星工程等航天航空工程,去探索無限宇宙的奧祕
6樓:鄂成元珍
無為而治(wú
wéiér
zhì)
解釋——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
無為而無不為原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道總是無為的,但是遵循道來治理國家自然會成就了所有的事。
人們常常認為,老子不重視「為」。其實,在中國哲學史上,恰恰是大力倡導「無為」的老子哲學,第一次從哲理的高度提出並考察了有關「為」的問題,從而為中國哲學傳統特有的人為踐履精神奠定了邏輯和歷史的起點。尤其是老子哲學的基本命題——「無為而無不為」,更是通過自身的種種深度悖論,精闢地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和人的存在之中所蘊含的一系列深刻張力,對於我們今天**和解決現代人類的發展問題,仍然具有十分深邃的啟示意義。
7樓:金湖三河兄弟
人的言行能順其自然叫無為,這無為是不顯山露水無有多餘,它至達的最終處是剛剛好。人的言行是錯的或過頭了叫有為,人錯的言行不合宇宙中的和諧大化,是不應有的作為,此等作為是顯眼的礙事的是為的不是是為得過頭是為得不協調不有序,是為得破裂敗壞。無為無不為,這無為是通達多的為,那錯為過為是有為,這有為中有一種不為不好為的存在,有為是難為。
比如在文學中無為無不為的文字是天然去雕飾的文字,文章本天成,天成文字是隻能用這字而不能用那字,文章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
8樓:大道廣傳
世人努力求學、學習、修行,會讓一個人覺得日有所長、收穫日增,有更多成就感。也容易讓人增長傲慢、自負,強化自我意識。
真正的學道、修行的過程卻是「日漸減損」。把我們錯誤的認知、觀念、心態、行為,加以反觀照見,一一地去除掉、淨化掉。(就是那些錯誤的知見、觀念、心態,障礙自己→不識道,找不到道。)
如實面對自己的痛苦與不安,再深入反觀、淨化,找出最深層錯誤的觀念、知見,一一加以淨化掉。有一天會「覺醒過來」!體悟到「無為」的世界……原來道不是透過有所為的努力修行修出來,而是「不需作為」道自現,因為道本來就遍一切處存在。
明道之人,體悟到「無為」的深意,體悟到一切生命的神聖……自我(小我)意識徹底消溶,當下與道合一,安心自在。從此一個嶄新的生命、神聖的生命誕生出來,自然無我無私地奉獻、服務與回饋。
要攝化天下百姓,必須體悟到「道本具足一切 ·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道理,才能正確引導百姓返璞歸真、安心自在。如不知「道本具足一切」,就會用自我的觀念知見去引領百姓,形成越幫越忙、越做越亂,無法安天下民心。
9樓:九天瑤姬
比如說你閒著沒事幹創造了一個機器人,但是這是沒有前置條件的自由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是為了什麼人類、社會、企業之類做出一定貢獻所以含有一定意圖非要如此不可的妄為、作偽(不論目的是好是壞,主觀能動性上都是故意有為),但是碰巧未來某個未知的時間段被某個人發現從而善加利用結果在某一時間段裡造福人類、社會、企業等形成一定善果,這就是所謂因為無目的的創制創造活動恰恰反過來合和了有目的的人為創造製作活動的這一形成過程,美名其曰「無為而無不為」或者我曰「巧合」,當然這只是一個孤例說法,實際情況更加難言,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10樓:陰天有陣雨或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無為就是什麼都做了,就沒有無不為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言行不合宇宙和諧大化是有為,人的言行合宇宙和諧大化是無為,這無為是不見自己的為,它是宇宙精神在作為,它是天人合一的為,它是有利社會和諧的為,一人在無為能增強全社會的和諧全宇宙的和諧,這無為是無不為的,這無為是通達宇宙的為。
12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不需要管就能達到目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同是「 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
無為而治 ( wú wéi ér zhì )
解 釋 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
出 處 《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古時,舜品德高尚,堯派他來管理天下。
當時中原到處是洪水,以前堯派鯀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敗了,舜就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負眾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堯一樣,對老百姓很寬厚,多采用象徵性的懲罰,犯了該割掉鼻子罪的人,讓穿上赫色衣服來代替;應該砍頭的人只許穿沒有領子的布衣。
為了讓老百姓懂得樂舞,舜派夔到各地去傳播**。有人擔心夔一個人不能擔當重任,舜說:「**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樣精通音律的人,一個就足夠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孔子讚歎道:「無為而治,說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靜靜坐著而已。」
(出自《呂氏春秋》和《論語》)
「無為而治」指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後泛指以德化民。
另外一個略有不同的解釋:
無 為 而 治 是 道 家 的 基 本 思 想 , 也 是 其 修 行 的 基 本 方 法 。 無 為 而 治 的 思 想 方 法 首 先 是 由 老 子 提 出 來 的 。 老 子 認 為 天 地 萬 物 都 是 由 道 化 生 的 , 而 且 天 地 萬 物 的 運 動 變 化 也 遵 循 道 的 規 律 。
那 麼 道 的 規 律 又 是 什 麼 呢 ? 老 子 說 :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 《 道 德 經 · 二 十 五 章 》 ) 可 見 , 道 的 最 根 本 規 律 就 是 自 然 , 即 自 然 而 然 、 本 然 。 既 然 道 以 自 然 為 本 , 那 麼 對 待 事 物 就 應 該 順 其 自 然 , 無 為 而 治 , 讓 事 物 按 照 自 身 的 必 然 性 自 由 發 展 , 使 其 處 於 符 合 道 的 自 然 狀 態 , 不 對 它 橫 加 幹 涉 , 不 以 有 為 去 影 響 事 物 的 自 然 進 程 。 也 只 有 這 樣 , 事 物 才 能 正 常 存 在 , 健 康 發 展 。
所 以 在 道 家 看 來 , 為 人 處 事 , 修 心 煉 性 , 都 應 以 自 然 無 為 為 本 , 避 免 有 為 妄 作 。 老 子 說 : " 是 以 聖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 ( 《 道 德 經 · 二 章 》 ) " 上 德 無 為 , 而 無 以 為 ; 下 德 有 為 , 而 有 以 為 。 " ( 《 道 德 經 · 三 十 八 章 》 ) " 為 學 日 益 , 為 道 日 損 ,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於 無 為 。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 ( 《 道 德 經 · 四 十 八 章 》 ) 嚴 君 平 亦 謂 : " 有 為 之 為 有 廢 無 功 ; 無 為 之 為 成 遂 無 窮 … … 覽 天 地 之 變 動 , 觀 萬 物 之 自 然 , 以 睹 有 為 亂 之 首 也 , 無 為 治 之 無 也 。 " ( 《 道 德 真 經 指 歸 · 卷 八 》 ) 總 之 , 根 據 道 家 的 觀 點 , 在 自 然 無 為 的 狀 態 下 , 事 物 就 能 按 照 自 身 的 規 律 順 利 發 展 , 人 身 、 社 會 亦 是 如 此 。
如 果 人 為 幹 涉 事 物 的 發 展 進 程 , 按 照 某 種 主 觀 願 望 去 幹 預 或 改 變 事 物 的 自 然 狀 態 , 其 結 果 只 會 是 揠 苗 助 長 , 自 取 其 敗 , 因 此 , 明 智 的 人 應 該 採 取 無 為 之 道 來 養 生 治 世 , 也 只 有 如 此 , 才 能 達 到 預 期 的 目 的 。
當 然 , 無 為 而 治 的 " 無 為 " , 決 不 是 一 無 所 為 , 不 是 什 麼 都 不 做 。 無 為 而 治 的 " 無 為 " 是 不 妄 為 , 不 隨 意 而 為 , 不 違 道 而 為 。 相 反 , 對 於 那 種 符 合 道 的 事 情 , 則 必 須 以 有 為 為 之 。
但 所 為 之 為 , 都 應 是 出 自 事 物 之 自 然 , 無 為 之 為 發 自 自 然 , 順 乎 自 然 ; 是 自 然 而 為 , 而 不 是 人 為 而 為 。 所 以 這 種 為 不 僅 不 會 破 壞 事 物 的 自 然 進 程 和 自 然 秩 序 , 而 且 有 利 於 事 物 的 自 然 發 展 和 成 長 。
孔子的無為而治通俗點講是什麼,孔子的「無為而治」和老子的「無為而治」有什麼區別?
無為而治是道家老莊的思想,字面上的理解就是通過不妄為來治理國家,通俗講就是遵循自然規律,不過多人為干涉的治理國家,概括起來四個字 順其自然。這是老莊 老子,莊子 的思想,孔子不提倡這個 是老子的無為而治 僅僅在西漢初的時候被嚴格遵循過,即 放任式管理 孔子的無為而治和老子的以德治國都是樓主放屁的意思...
無為而治的意義
無為而治 本質上並沒有分 消極 還是 積極 因為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全無為 歷史上的無為而治,以漢初的黃老之術最為有名,蕭規曹隨,最終造就了文景之治。問題在於,這種無為而治,在當代是否具備複製或者參照的條件和價值?對無為而治的解釋,以 道德經 最為經典。究其要旨,不外以柔弱勝剛強。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人...
老子的無為而治是什麼意思,無為而治是什麼意思
釋義 是不bai過多的du干預 充分發揮民眾自我能動zhi性dao,做到自我實現。讀音回 w w 答i r zh 出處 出自 道德經 是道家的治國理念。近義詞 無為自化。反義詞 勵精圖治 奮發有為。造句 內部制衡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 華盛頓夫人對丈夫顯然無為而治,即使他退休後亦然。道教經典 道德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