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謂曰③:「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
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⑤,子安能為之足⑥?」遂飲其酒⑦。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⑧。——《戰國策》
[註釋]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貴族手下的辦事人員。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謂——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過酒杯。引,取過來。且——將要。
⑤固——本來。
⑥子——對人的尊稱。安——怎麼。
⑦遂——就。
⑧亡——失去。
楚國有一家人,祭過了祖宗之後,便將一壺祭祀時用的酒,留給辦事人員喝。辦事人員很多,僅僅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有人提議讓每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畫得好,就把這壺酒給他。
大家都認為這辦法很好。有一個人很快就把蛇畫好了。這壺酒就歸他所得。
這時,他回頭看別人,都沒有畫好,就得意揚揚地說:「你們畫得好慢呀,等我再畫上幾隻腳吧」正在他畫蛇腳的時候,另一個人已經把蛇畫好了。那人把酒壺奪了過去說:
「蛇是沒有腳的,你怎麼畫上了腳?」說罷,就喝起酒來。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那壺酒。
啟示:把功夫用在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就會失去寶貴的機會。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宋國有一個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牆壞了。富人的兒子說:「要是不修築,一定會有盜賊來偷東西。
」鄰居家的老公公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結果,那個富人認為自己的兒子聰明,卻懷疑鄰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東西。
《智子疑鄰》的寓意是感情親近與疏遠往往會導致認識錯誤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
」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
那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
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
」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
「這怎麼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佔了十分之九。
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的可能,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要辯證地看待事物。
寓意是說明人一生的遭遇,常常很難預料,因為有些事情發生的非常不幸,但是可能會因為不幸得到幸運;而有些很稱心如意的事情,結局反會帶來災禍。也就是說禍福無常,往往是相因的。
《濫竽充數》
【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處士②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③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註釋】
①竽:一種樂器的名稱,很象現在的笙。
②處士:沒有官職的普通知識分子。
③廩:糧食倉庫。
【譯文】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倉供養的樂手有好幾百人。
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王繼位。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吹,南郭處士只好逃走了。
2樓:0o智
子魚論戰
《左傳》
【題解】公元前638年,宋、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在泓水邊發生戰爭。當時鄭國親近楚國,宋襄公為了削弱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楚國出兵攻宋救鄭,就爆發了這次戰爭。
當時的形勢是楚強宋弱。戰爭開始時,形勢對宋軍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謂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條不放,拒絕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以致貽誤戰機,慘遭失敗。子魚的觀點和宋襄公的迂執形成鮮明對比。
子魚,宋襄公同父異母兄目夷的字。他主張抓住戰機,攻其不備,先發制人,徹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樣才能奪取戰爭的勝利。
文章前半部分敘述戰爭經過及宋襄公慘敗的結局,後半部分寫子魚駁斥宋襄公的迂腐論調:總的先說「君未知戰」,後分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駁「不禽二毛」、「不重傷」,最後指出正確的做法。寥寥數語,正面反面的議論都說得十分透闢。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2)。司馬曰(3):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
」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陳而後擊之(4),宋師敗績。公傷股(5),門官殲焉(6)。
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7),不禽二毛(8)。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9),不鼓不成列(10)。」
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之人(11),隘而不列(12),天讚我也(13)。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
雖及胡耇(14),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15)!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16)。三軍以利用也(17),金鼓以聲氣也(18)。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19)。
」—— 選自《十三經注疏》本《左傳》
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宋軍已擺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擔任司馬的子魚對宋襄公說:
「對方人多而我們人少,趁著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宋襄公說:「不行。
」楚國的軍隊已經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回答說:「不行。
」等楚軍擺好了陣勢以後,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護衛官也被殺死了。
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宋襄公說:「有道德的人在戰鬥中,只要敵人已經負傷就不再去殺傷他,也不俘虜頭髮斑白的敵人。
古時候指揮戰鬥,是不憑藉地勢險要的。我雖然是已經亡了國的商朝的後代,卻不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子魚說:「您不懂得作戰的道理。強大的敵人因地形不利而沒有擺好陣勢,那是老天父幫助我們。
敵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們發動進攻,不也可以嗎?還怕不能取勝!當前的具有很強戰鬥力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
即使是年紀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該俘虜他,對於頭髮花白的人又有什麼值得憐惜的呢?使士兵明什麼是恥辱來鼓舞鬥志,奮勇作戰,為的是消滅敵人。敵人受了傷,還沒有死,為什麼不能再去殺傷他們呢?
不忍心再去殺傷他們,就等於沒有殺傷他們;憐憫年紀老的敵人,就等於屈服於敵人。軍隊憑著有利的戰機來進行戰鬥,鳴金擊鼓是用來助長聲勢、鼓舞士氣的。既然軍隊作戰要抓住有利的戰機,那末敵人處於困境時,正好可以利用。
既然聲勢壯大,充分鼓舞起士兵鬥志,那麼,攻擊未成列的敵人,當然是可以的。」
(陳必祥)
【注 釋】
(1)宋公:宋襄公,名茲父。泓:
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這)城縣西。 (2)既:盡。
濟:渡過。 (3)司馬:
統帥軍隊的高階長官,此指子魚。(4)陳:同「陣」,這裡作動詞,即擺好陣勢。
(5)股:大腿。 (6)門官:
國君的衛士。 (7)重(chóng從)再次。(8)禽:
通「擒」。二毛:頭髮斑白的人。
(9)寡人:國君自稱。亡國之餘:
亡國者的後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後代,商亡於周。(10)鼓:
擊鼓(進軍)。 (11)勍(qíng情)敵:強敵。
勍:強而有力。 (12)隘:
這裡作動詞,處在險隘之地。 (13)贊:助。
(14)胡耈(gǒu苟):很老的人。 (15)何有於二毛:
即「於二毛有何(愛)。」 (16)服:向敵人屈服。
(17)三軍崐:春秋時,諸侯大國有三軍,即上軍,中軍,下軍。這裡泛指軍隊。
用:施用,這裡指作戰。(18)金鼓:
古時作戰,擊鼓進兵,鳴金收兵。金:金屬響器。
聲氣:振作士氣。 (19)儳(chán讒):
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
文言文註釋加譯文
3樓: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
精短文言文彙編 目錄: 1、治駝;2、張佐治遇蛙;3、義士趙良;4、硯眼;5、孝丐;6、縣令挽纖;7、唐臨為官; 8、孫泰;9、神童莊有恭;10、蛇銜草;11、少年治縣;12、桑中生李;13、若石之死; 14、秦西巴縱麑;15、樵夫毀山神。
求一個簡單點的初中課外文言文。要有譯文和字詞解釋
4樓:匿名使用者
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鍛**之鉤,錯①以銀碧,垂翡翠之綸②,其持竿處位即是③,然其得魚不幾矣。故曰:「釣之務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
(節選自《太平御覽》)
【注】①錯:鑲嵌。②綸(lún):釣魚繩。③是:正確。
1.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以桂為餌 b.皆以美於徐公c.錯以銀碧 d.醒能述以文者2.翻譯下面的句子
(1)其持竿處位即是,然其得魚不幾矣。
(2)釣之務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
3.讀了這則寓言,你受到什麼啟發?
譯文:魯國有個人喜歡講排場。釣魚是他的一大嗜好。
他用**做成魚鉤,上面還鑲嵌著雪亮的銀絲和碧綠的寶石作為裝飾;他用翡翠鳥的羽毛捻成細線,用噴香的桂木作為魚餌。他的釣魚竿是最高階的,他釣魚時選擇的位置和擺出的姿勢都很講究,但是釣到的魚卻寥寥無幾。 做事情要講究實效。
片面追求形式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1. 答案:b
2. 答案:略
3.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講究實效。
5樓:張彬
曹植聰慧
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
」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
」時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註釋】①《詩》、《論》:指《詩經》和《論語》。②賦:
古代的一種文體。③太祖:指曹操。
④論:議論。⑤鄴:
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⑥銅雀臺:曹操在鄴城所建的亭臺。
【文化常識】
文學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兒子,字子建。他從小穎悟,從上文看,十多歲時讀過的書已相當多,而且文章也寫得不錯了。
因富於才學,早年曾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於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稱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鬱郁而死。他的詩歌多為五言,前期少數傷口反映了社會的動亂與自己的抱負,後期則表現自己的苦悶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文言文求大神翻譯,求翻譯文言文
傅子說 立德的根本沒有比 正心 更重要的了。心正而後才能身正,身正而後才能讓左右的人正,左右正而後才朝廷正,朝廷正而後才國家正,國家正而後才天下正。反過來說,天下不正要從國家建設做起,國家不正要整頓朝綱,朝廷不正要整頓文武百官,左右不正,當皇帝的就要從加強自身修養做起,自身不正要從修心做起。修養的物...
求翻譯文言文,OO謝謝
分極也。極猶凖也。木部棟極二字互訓。橦字下雲 帳極也。凡高處謂之極,立表為分判之凖,故云分極。引伸為之必然。從八弋。樹臬而分也。弋,今字作杙。八亦聲。八,各本誤弋,今正。古八與必同讀也。卑吉切。十二部。分極也,字的解釋 從八弋,字的寫法 八亦聲,同音字 卑吉切,反切韻,字的讀法 必的意思是分極 八 ...
詠雪文言文的翻譯文言文《詠雪》的譯文
作品原文 謝道韞謝太傅 2 寒雪日內集 3 與兒女 4 講 義 5 俄而 6 雪驟,7 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 曰 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 未若 柳絮因 風起。公大笑樂。即 公大兄無奕女 左將軍王凝之 妻也。註釋譯文 謝太傅 即 1 謝安 320年 385年 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 現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