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語文課堂更有語文味定稿,如何讓語文課堂更有語文味(1)定稿

2021-05-08 18:45:03 字數 3429 閱讀 9234

1樓:啥名字好呢呢呢

語文課堂有味還是無味,備課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對於老師而言,備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要備出不失語文特色,且能增添新鮮感的語文課,更是難上中難。因此,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要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緊扣語文及語文的原味,首先就應當下力氣搞好自己的備課。

但是,並不是只要我們下足力氣備課了,我們的語文的特色就會在語文課堂上自覺湧現。

如何讓語文課堂更有語文味(1)定稿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語文就是教的語言技巧。包括文字技巧和口語技巧。可以說是嚴謹、圓滑、溜鬚拍馬等等的感覺。

我感覺當時學語文的時候就沒有弄明白語文要學什麼,現在也只是懵懵懂懂的。 只是現在自我感覺語文應該教會學生怎樣說話,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具有「語文味」

3樓:山東啟達教育

小學課堂的主導者是老師,主體們是學生。

要想課堂營造某種氛圍,是老師引導學生創造出什麼樣子的氛圍。

老師,可以從大部分學生所感興趣的點入手去講解本堂課,這樣更具有吸引力。

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有「語文味」

4樓:子房志亡秦

隨著新一輪的語文課改的逐漸深入,評價語文課好壞的標準越來越多,現已多達十幾條,且大條下面還有細目。應該說「標準」的豐富、細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標準是否該求個「根」呢,而根本標準又是什麼呢?筆者的答案是:

教出語文味!語文的味道究竟從哪兒來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這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觀點,許多人提及過,但正因為講得人多了,人們反而失去對它應有的重視。在教學中,不單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呈現的教學方式也能有效地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一個學生的學業成績並非由某一個教師的個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影響、學校管理、辦學條件等等,所以最能體現教師個人能力的還是能否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雖不能說是好課的唯一標準,但實在應該算作一條重要的標準,或者說,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算作合格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基本功,作為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1 挖掘「語文味」的內涵

「語文味」的內涵是「語文」。語文雖然同其他學科一樣包容德育、美育、創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內容,但是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語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語文。語文是什麼?

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而且語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更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是文化的根,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識和觀念、體驗和認同民族精神。

所以,「語文味」要突出語文的特性,以語言文字為抓手。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為例子,讓學生吸取課文中的語言的精華不斷髮展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語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實現思想的昇華、達到審美的愉悅、思維的訓練,進而去觸控語言背後的世界,只有這樣,語文課才能真正上出「語文味」,體現語文課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選擇「語文味」的載體

「語文味」的外在的形式還是「語文」。語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形式。在語文課中,可以改變教學方法,搞活課堂,創設教學情景,引進多種課程資源如人文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等,可以指導學生演課本劇,運用多**如電影、電視、錄影等;也可以走出課堂,到生活中教學等等。

所有這些,只是為了開啟學生的思路,留下記憶的拋錨點,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學習語文服務,幫助學生貼近生活、理解課文、靈活地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學生笑笑、樂樂、鬧鬧了事。語文課堂如果離開具體的語言文字,就會失去語文味,改變語文課的特性。況且,語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學生把現實生活的具體形象與語言文字聯絡、溝通起來,逐漸克服自己的「語言痛苦」用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這才是語文課的用意所在,所以,語文課堂應回到語文上來,回到語言文字上來,這是語文課的命根子。

二、滿足學生把握「語文形式」的需要

語文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語文形式」就是語言和言語,即語言材料,它是聽、說、讀、寫的基礎,也是文字存在的樣式,是語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質特徵,也是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語文課具有「語文的味道」,必須按照「語文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就是:

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字,通過生動紮實的言語實踐活動,走進文字世界。

1、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嚐到「語文味」

抓住課文語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鑑賞、觸發,在正確理解和運用上下工夫。語文課不能漂浮,要在字裡行間,領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麗的風景,樂在其中,美不勝收。要品味「味中味」。

輒心向往,流連忘返,體味「味外味」,思緒飛越「上下五千年,縱橫數千裡」。例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別》,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孤帆」所蘊含的情味。這樣的教學,不架空,不做作,不淺薄。

2、注重讀、寫、聽、說的技能訓練,讓學生掌握語文技能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拿在手裡要用,不用怎麼能掌握工具呢?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語文交際工具,教學活動就是交際活動,活動任務就是訓練讀、寫、聽、說的技能,活動設計就是讀、寫、聽、說的具體化。

例如,我在教自讀課文《田忌賽馬》,有個環節,讓學生品讀課文中對話描寫的提示語,朗讀並體會心情,如田忌「垂頭喪氣」,孫臏「胸有成竹」,齊威王「得意洋洋」,這些提示語把他們的神情,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了。一個學生說,朗讀對話時看清提示語很重要,就能想到當時的情景,就會讀的有聲有色。還有一個學生說,我以後作文寫對話,也要寫適當的提示語。

接著我就請幾個學生運用提示語現場描寫對話,課上的很活潑,學生感受到了「語文味兒」,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語言交際平等是前提,教學活動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教材文字、作者、編者、教師、學生,這五個方面處於平等地位。這種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佔據主動地位,才能談得上主動閱讀、感悟和評判,對話也才成為可能。

一直以來,學生對文字、作者和編者抱有敬畏之心,對教師的依賴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響了閱讀效果。平等,意味著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俯視學生,而是「蹲下身子來與學生一樣高」,從學生角度、視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學生;意味著與學生心理位置互換,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和朋友。但是,平等並不等於相等的,教師與學生在學養、年齡、經驗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

惟其這種不平等,存在差異,才能產生教學。人格的平等是對話的條件,學識的不平等是對的動力,對話就是為了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增長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文字的解讀是語言交際的基本話題。

圍繞著課文的理解是對話的基本內容。如果對話的內容離開了文字,脫離文字規定性的制約,像斷了線的風箏那樣四處飄悠,最後落到哪兒是哪兒,那就會完全失去了閱讀教學的意義,使語文失去「語文味」。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應在語言交際的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師生對話就是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機會,通過對話開展語言交際活動,形成言語交際的良好環境,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的,也使我們的語文課不至於失去「語文味」,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永遠生機盎然。

如何讓語文課堂散發出濃厚的語文味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語文開設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所以不同的教學法對教學的重點是不同的,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如何讓語文課堂散發出濃厚的語文味 南京廖華 高中語文新課改推行了幾年,我們發現,還有不少的語文課堂 怎樣做一個有語文味的語文教師 做一名有...

如何落實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在語文課堂教學 抄中具體落實好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首先要準確把 握其在三維目標體系中的地位,把握其與知識目標 過程目標 方法目標 態度目標等的關係或聯絡.其實,語文教學的所有目標都是以 知識目標 為基礎或依託的.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 讀寫結合 一 教師要有 讀寫結合 的理念 什麼樣的 思想,就會...

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

一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二 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要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 用積極的情感來感染學生,得到學生的認可 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 正活躍 輕鬆 和諧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要摒棄 師道尊嚴 的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