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為何以 《半畝方塘》 入筆

2025-01-05 18:25:13 字數 1365 閱讀 5878

1樓:網友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的重點落在後面兩句,前面兩句內容只是重在表現「清如許」,說明水塘裡的水非常清澈,清得如同一面新開的鏡子,可以照見天上的雲彩;但這清澈的水塘只是個喻體,是用來比喻人的思想清明、靈活,意思是說要保持頭腦的思維靈活,如水一般靈動,就好像水塘似的需要不斷地補充活水。

2樓:急風呼嘯

這裡是乙個比喻,把方塘比作人心,說明人只有不斷讀書,不斷汲取知識才能使心智變得更加明銳。

觀書有感前兩句怎樣寫半畝方塘乾淨的?

3樓:網友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半畝方塘一鑑開」是何意?

4樓:風鈴漫晚

觀書有感(其一)》意思: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就好像是一面鏡子被開啟了一樣(比喻一方的書法作品)。

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起被倒影在水塘中,他們在池塘裡不停地晃動著(比喻紙上的留白部分與書法的線條交響成趣,顯得生動活潑)。

想問那一畝方塘裡的水怎麼會如此的清澈(意思襲塵銷是這文學作品怎麼會如此清新雋永呢)?

因為有水從源頭的地方源源不斷的流淌出來,因此就成了活水(意思是那是在於書寫人的心中有些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在出現)!

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南宋。

體裁:七言絕句 題材:哲理詩。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pái)徊(huái)。

問渠那(nǎ)得清如許?為(wéi)有源頭活水來。

5樓:網友

意思是:半畝見方的一塊池塘像鏡子一樣開啟了。

半畝方塘一鑑開原文翻譯及賞析 觀書有感原文理解

6樓:星恩文化

1、原文: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3、賞析:(1)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

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2)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瞭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觀書有感的名句賞析,觀書有感賞析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全詩重點以此句為主,句子生動形象,應是名句。觀書有感賞析 觀書有感的名句 觀書有感 朱熹 南宋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名句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

《觀書有感》描寫了怎樣的意境

觀書有感 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 源頭活水 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觀書有感 朱熹 南宋 半畝方塘...

《觀書有感》這首詩的意思是

觀書有感 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 原詩四句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實寫的是明麗清新的一派田園風光,反覆讀上幾遍,會覺得愈讀愈愛讀!你看,半畝的一塊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的一面鏡子 一鑑開 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