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心是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思想

2022-08-04 08:01:24 字數 4297 閱讀 7175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心論點是:惡劣的環境能激發人的潛能,使人取得生存和發展:優裕的環境能消磨

回人的意志,導致人的頹答廢和墮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

創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2樓:ls是

中心: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3樓:中國爾爾

本文的中心論bai

點是「du生於憂患,死於安zhi樂」。作者從個人、國dao家兩版方面論證。文章先談權造就人才的問題。

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中心論點是:惡劣的環境能激發人的潛能,使人取得生存和發展:優裕的環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導致人的頹廢和墮落。

4樓:匿名使用者

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萎靡死亡

所以做人要勤懇、憂心國家大事,而不能盲目樂觀無所作為

5樓:匿名使用者

憂愁禍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滅亡

6樓:匿名使用者

做人要有危機感,不能夠當事情發生後才去補救,應該在事情有可能發生前雨就把其抹殺在搖籃中,或者說未雨綢繆把要可能出現的憂患降到最低水平。

中心思想在前句,生於憂患!

7樓:xue雪娟寶寶

人才是在憂患中造就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作者側重論述了哪方面的內容

8樓:1誠實yao守信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就是中心論點,側重論述了人之一生的價值,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9樓:漫漫長路無阻

感覺主要像讓世界人民在活著的時候要居安思危。

10樓:酒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側面論述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11樓:巧念風

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側重於「生於憂患」 。

12樓:攝影師學校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國外患者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的主旨是什麼

13樓: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話是: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語義:這樣以後,才明白因憂患而得以生存發展,而貪圖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

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是說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鍊,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鍊意志,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裡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14樓:三人行

順境的好處就是更容易培養起人的那種信心,,這個信心就好象是人的骨骼一樣支撐起人的身體,在一個順境的人能這種信心更容易培養啊,但是他們這些人成不了最高位的人,因為他們體會不到一旦進入逆境的痛苦,這種人一旦在35歲以後有那麼幾次失敗就會把他們的信心擊垮,能夠從新找回信心可不是電視裡面演的那麼容易哦,但是在 逆境中培養起信心來的人一旦得到貴人相助,他們失敗的機率小,但是真正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人一定都是出類拔萃的

15樓:

讓人在安逸中不忘思考,太過安逸的生活容易讓人倦怠。。。

16樓:

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17樓:e格子兜兜

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8樓:來自飛英塔勻稱的**鳥

苦難勵人,多難興邦

當在逆境中發奮圖

19樓:

人才要在苦難中造就。

20樓:匿名使用者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21樓:真水無香小咪貓

只有居安思危,時時保持警惕,警中長鳴,不貪圖享樂安逸,自強不息,才能使國家強盛起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心論點語句

22樓: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中體現文中心論點的句子

最後一段

而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3樓:匿名使用者

1 正面論述: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2 反面論證: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24樓:王子語文課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個小瑕疵,你讀出來了嗎

25樓:小久

中心論點可以是一個段落嗎?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是怎樣論述自己的觀點的

26樓:sunny桉藍

正面:(人恆過······而後喻)個人角度:人處在困境中才能奮發.

反面:(入則無法家······國恆亡)國家角度:國家沒有憂懼往往會滅亡

從造就人才、治理國家兩方面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人處困境方能激發鬥志,成就功業,而國如無憂患則易遭滅亡的道理.

或 為了讓人們明白人接受艱難磨練的必要.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分段概括主要內容

27樓:壹方靜守

一、分段概括主要內容

1)第一段,舉例論證「生於憂患」的道理。

2)第二段,論證人得經歷磨難才能成就大業(主要是從客觀因素進行論證論點的),連上天都要給你設定障礙,戰勝磨難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第三段,論證人要戰勝自己這個最大的障礙能夠成功的道理(這是從主觀因素方面進行論證論點的),結合上段的客觀因素,那麼把所有的困難都包括在內的,使文章的論述更加嚴謹,無懈可擊。

這一段還從反面證明了「死於安樂」的道理。

4)第四段,有了上面的論述,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中心

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惡劣的環境能激發人的潛能,使人取得生存和發展;優裕的環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導致人的頹廢和墮落。

三、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8樓:福爾摩斯盧建林

文章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

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而處於安逸之中則使人喪失鬥志。

29樓:匿名使用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目錄[隱藏]

作者簡介

原文註釋

30樓:東風送春歸

是概括這兩句的還是整篇文章的?

這兩句的意思:憂愁禍害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會使人死亡。

中心:逆境出人才。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重點句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總結全文的句子是

1 生於憂患,死於安 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總結全文的句子是 總結全文的句子是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朝代 先秦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文中談 死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朗讀節奏,如何朗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朗讀bai 節奏如下 孟子曰 舜 發於 du 畎畝之中,傅說 舉於zhi 版築之間,膠鬲dao 舉於版 魚鹽之中,管權夷吾 舉於 土,孫叔敖 舉於 海,百里奚 舉於 市。故 天將降 大任於 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 動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人恆過,然...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是什麼意思啊

憂愁禍患使人生存 安逸享樂使人滅亡。這是我們語文老師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什麼意思?憂愁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憂慮禍患,人謀求生存發展 由於安逸享樂,人萎靡死亡。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卻足以而使人敗亡。這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大意為 在憂患為求生存,可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