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1、讓幼兒養成獨立自主習慣和能力。進入小學後,回家作業的出現讓孩子必須要養成任務意識和獨立自主的習慣和能力。為此只有在幼兒園開始逐步培養幼兒高效、自主的意識,其能力才能不斷提公升,從而適應小學學習。
2、讓幼兒能較強的集中注意力。到了小學後一次教學活動的時間都在40分鐘至45分鐘左右,對一直習慣30分鐘至35分鐘集體教學活動的幼兒來說,其注意力的集中尤為考驗。為此可以從平時生活中的遊戲、活動開始,對幼兒的注意力進行鍛鍊。
3、讓幼兒遇到問題知道表達、善於表達、願意尋求幫助。幼兒進入小學後一定會遇到學習、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問題,不管是不懂的知識還是需要尋求幫助,都一定要讓幼兒有主動提問、主動表達的意識和願望。
4、讓幼兒豐富閱讀量。閱讀不光能使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等多方面得到發展,更是在閱讀過程中培養了幼兒對文字、圖畫的敏感性。大班孩子可以從自主講述繪本內容開始嘗試。
5、讓幼兒積極參與鍛鍊。培養幼兒對一種或幾種體育運動的興趣不光讓幼兒有乙個強健的體魄,更是希望幼兒能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交得志同道合得朋友,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6、讓幼兒早睡早起。幼兒園的孩子若習慣了遲到和早退,那對其入小學後的學習狀態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為此,讓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對孩子的學習狀態尤為重要。
幼小銜接需要做到哪些。
好習慣的養成極為重要。
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髮展都極為重要。趙娜老師說,小學一年級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這些習慣包括行為習慣:
坐、立、行、走,放學站路隊、過馬路、公共場合的行為;學習習慣:寫作業的速度、上課聽課的習慣、檢查作業的習慣、每天積累乙個好詞好句的習慣、好學好問的習慣;品德:在家裡要謙讓,在集體中要愛護、關懷他人,愛護公共財物、愛惜學習用具等等。
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的作用相當重要。譬如在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方面,家長就有必要做出一定犧牲,為了孩子及時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在孩子要入睡時不要看電視或者避開孩子看。給孩子買個小鬧鐘,幫孩子抄好學習的作息時間表和課程表,幫助孩子建立起時間觀念,按照一定之規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雖然一年級留的作業不會太多,也很簡單,但是仍需要家長加以督促和指導。家長一定要要求孩子做作業時要專注,握筆姿勢、坐姿要正確,發現錯誤時讓孩子自己糾正,做完作業要自己根據第二天的課程表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具。
2樓:曉曉揹包客
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最應該注意寶寶心裡思維轉換。就是讓寶寶增強角色意識,讓孩子對小學產生期待。具體掌握為三個方面;第。
一、幼公升小不只是簡單的換個環境上學,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氛圍、學習強度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而這些變化,會在孩子的心理上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因此,家長要在入學前幫助孩子增強小學生的角色意識第二方面、家長要經常以「你已經是乙個小學生」來要求和鼓勵孩子;另一方面,還可通過生動的事例來指導孩子如何做乙個合格的小學生,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進行角色的接受和轉變。
有條件的家長還可抽空帶孩子實地參觀新學校周圍環境,減輕孩子對環境的陌生感;為孩子預設場景交流,詢問孩子對小學生活有哪些疑慮,提前做好心理鋪墊。同時,在日常的親子溝通中,家長可以分享自己或他人曾經在小學生活的美好回憶,讓孩子對小學生活產生嚮往,更樂於接受新的變化。第。
三、自理能力:適當放手,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丟三落四,書包收不好;下課光顧著玩,上課再往廁所跑……這是不少學生因自理能力欠缺,在幼公升小初期的真實寫照。與幼兒園不同,步入小學階段很多事情需要孩子獨立去做,不能總指望家長和老師,這就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在生活上要適當放手,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入學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應包括: 能識別屬於自己的生活用品及玩具,並進行有序地整理。
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 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等事物。能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或用具,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3樓:纖月舞
一、時間管理能力。
準備乙個小鬧鐘,每天在鬧鐘的提示下按時起床,按時睡覺。
刻意訓練40分鐘的時間概念,從5分鐘,10分鐘起,逐漸增加時長直到45分鐘。要求孩子在此規定時間內,坐在指定的位置不允許離開,看書或者玩遊戲都可以,以此來適應學校課堂。
二、自主閱讀能力。
小學開始會有書面作業,平時的測驗需要孩子自己學習看題目,題目看不懂,作業就百搭。
課堂書本形式也從繪本過渡到識字,所以,要在入學前,養成閱讀文字的習慣,閱讀的書籍不再是單純的繪本形式,**並茂的書籍能夠讓孩子明白文字的意義。
三、自理能力。
小學起,不再是老師」保姆「式的陪伴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上廁所要知道自己提褲子,冷熱知道加減衣物。如果還不會繫鞋帶,就儘量選擇不繫鞋帶的。
學習整理書包,書本。曾有家長說:新生入學,除了人不丟,其他什麼都有可能丟,乙個月幾十支鉛筆是常事。(保持書包整齊、美觀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書面表達。
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寫畫姿勢正確,握筆姿勢正確。
從一年級起,就要開始學習寫字,如果握筆姿勢不正確,不僅寫字難看,而且寫字速度慢,影響學習效率。由於孩子手腕力量不夠,練習以畫畫線條、圓圈為主。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練習的重點不是練字,而是掌握好握筆的姿勢,力度、下筆輕重,以及學習正確的坐姿。
五、溝通能力。
認真並能聽懂常用語言,同時願意傾聽,不插嘴。敢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懂時會主動提問。能夠連貫地表達或者複述一件事情。
入學前可帶孩子一起練習自我介紹,並不斷熟練,開學第一課,能夠完整自信地在同學和老師面前介紹自己很重要。
六、數學認知。
通過實物的加減操作,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明白多少的概念,比如3-2=1,並且明白3比2多1個。
辨別自己的左右。
七、健康的身體。
這一點是最重要卻又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從一年級起,孩子就進入了一條漫長的跑道,沒有好的身體做支撐,跑到終點會異常艱難。很多小學也把體育考核納入到了學生能力考核的重點。
養成乙個運動習慣,並進行量化練習和提公升。鍛鍊身體的同時,鍛鍊孩子的意志力,從中收穫成就感。
幼小銜接要注意哪些問題
4樓:清寧時光
從幼兒園到小學,要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下面就說說幼小銜接要注意哪些問題。
01 調整作息時間。
幼兒園的時候,一日三餐在幼兒園吃,中午還要睡午覺,到了小學,只有離家遠的孩子,中午才會在校吃飯,而且沒有了午睡,所以,入學之前,要把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過來,晚上早睡,第二天有精神上課,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的生活。
02 改變學習態度。
幼兒園的時候,以玩為主,遊戲佔主要部分,到了小學,每天都以課程為主,每天的內容變得有些枯燥,為了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家長可以寓教於樂,引起孩子對各科學習的興趣。
03 掌握基礎知識。
幼兒園沒有學習壓力,上了小學以後,每天要按時完成作業,還要考試,如果一點基礎沒有,孩子乍一接觸學習,會感到茫然,產生自卑感,所以,入學之前,要教給孩子一年級的一些知識,讓孩子心裡有個準備。
04 增強榮譽感。
在幼兒園時,所有小朋友都是一樣的,到了小學,會評選班長、組長、隊委、三好學生等,要激勵孩子的上進心,增強榮譽感和集體觀念,讓孩子以優秀學生為榜樣,培養你追我趕的精神。
幼小銜接應注意哪些問題
5樓:最美不過初遇
幼小銜接應注意問題如下;
建議1、家長和孩子聊聊小學。
家長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小學的生活和學習,聊聊自己小時候的求學經歷。可以通過繪本,也可以請已經上小學的哥哥姐姐們來分享下他們的感受和經歷。
建議2、制定新的作息表。
在入學前的暑假期間,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作息時間表,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作息習慣。
建議3、讓孩子儘可能的自己事情自己做。
讓孩子儘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出活動或者旅行,可以適當嘗試讓孩子整理行李和物品。
建議4、根據小學調整家裡環境。
比如,是否家裡有相對獨立的空間供孩子學習使用,有固定的地方擺放書籍和學習用品;也請孩子一同參與,也是讓孩子對於公升學有更多意識。
建議5、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和專注。
對於學習過程中傾聽和專注能力的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平時就要注意引導孩子耐心地聽別人說話。
學習習慣早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
1)認真傾聽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如家長給孩子講了故事後可以請孩子複述,可以訓練孩子的記憶、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師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幼小銜接主要銜接哪些東西,「幼小銜接」主要銜接的是什麼?
一 讓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二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三 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四 加強孩子學習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五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六 加強幼兒的社交能力。七 要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學會忍耐,學會與小朋友分享。孩子入學後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拖沓 粗心大意等問題,多是由於幼小銜接...
如何選擇幼小銜接機構,幼小銜接如何選擇教育機構
作為家長,選擇幼小銜接要從這些方面考慮 一是做幼小銜接的經驗,看到底是做了多少年了,遇到那種做其他培訓的,後來才加上幼小銜接的那種機構,要小心了,因為可能他們自己都沒做多久,就是強加熱點的。二是這個幼小銜接教什麼內容,幼小銜接其實不是要教孩子多少課本知識,要看他們除了教知識以外,是否還培養孩子的習慣...
幼小銜接拼音怎么教,幼小銜接拼音怎麼教
一 讓孩子認識到拼音的重要性對一個從未接觸過拼音的孩子來說,在入小學後兩個月內完成所有漢語拼音的學習任務,負擔是相當重的。雖然幼兒園規定不能開設拼音教學,但是為了使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孩子認讀一些拼音也未嘗不可。當給孩子開展第一次拼音教學活動時,我是以一小段故事匯入的,...